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聚焦溧阳]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3)
  • 3966阅读
  • 10回复

[聚焦溧阳]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3)[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463
精华
44
金币
139254
威望
8078
贡献值
38883
银元
30493
注册时间2012-01-01

楼主   发表于: 2021-01-17 13:0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祠堂.村情.民风 NP+*L|-;  
    村上有大小祠堂9个,都是按陈姓血统的亲疏而分。每个祠堂内都供奉着本宗族已故男性牌位,按去世的年月先后和辈分大小而立。各个大小祠堂都有自己的田地和财产,并公推专人掌管,定期公示收支账目,还有较严格的宗法及规定。每年聚会和餐宴2—3次,向祖宗跪拜祭祀。祖上老规定,只有成年男子才有资格参加,但据我记忆,自我七、八岁懂事起,各个祠堂到餐饮时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端着碗去吃了,称之为“吃公堂”酒。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肉烧笋,味道鲜美。孩子们不准上桌,端着碗在祠堂门前的场地上边吃边玩,吃完一碗又跑到厨房里求大人帮忙添饭舀菜。年长的大人更有丰厚的享受,八人一桌,八菜一汤,猜拳喝酒,热闹非凡。在厨房里负责炊煮烹饪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只有掌勺的是男壮年,这个人不仅有一定的烹技,而且在本宗族的人群中有点威望,还有些小权,周围的人都要听他的使唤和调动。现在想来,真是好玩,我印象深刻,巴不得经常能过这样的生活。 .sqX>sU/]  
    宗祠有宗规,凡违反者要受宗规的处置和舆论的谴责。各宗族还按辈分的大小,设有族长称号,有些纠纷事,在争论不休时就有族长裁定,有他说了算。依此,年长一些的大辈人在村民中是受到尊重的,一般他们在村中是有影响的人物,在一定的情况下,起到了凝聚作用。所以各户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比较平和,逢年过节,特别是端午、中秋、春节或遇到婚丧嫁娶之事,相互礼尚往来,请客送礼,热闹得很,也很有人情味。当年周边二三十里,陈家村是大村,邻近的村庄没有比他再大的了。也许是个大村,地势又好,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长年累月间也引来了十多户外姓人来此地谋生,有的在此已经生活了好多代。这些外姓人多数家庭没有自建的住房,就住在祠堂的偏房或旧屋里,有的就紧靠着祠堂的墙边,搭建个泥土稻草棚住着。 s 3Wjg  
    当然,人有了较好的地段和生存环境,也必须勤劳苦干。千百年来这句民谣“金张渚、银罗埠,蚀了本、归戴埠”就是对戴埠商业兴旺、市场繁荣的最好勾勒和刻画。解放前,戴埠镇以南及东南二三十里处基本上都是山区和丘陵地带,盛产竹、笋、栗及茅草等,而这些地区又没有集市和较大的贸易交往,多类农产品、毛竹、木材等都是用骡、馿和人力车和挑夫等运送到戴埠出售交易。到戴埠来的人只要有劳动力,能吃苦耐劳,备有一支扁担,就可以充当挑夫赚钱活命;带上一把柴刀,上山砍些茅草或野树杈,挑到戴埠街上卖给居民作燃料烧菜煮饭用,换了钱可以解决个人温饱。 AiDV4lHr  
    村上的人封建迷信思想较重,相信菩萨鬼神,信奉宿命论。家人病了,就是烧香磕头跪拜,喝点香灰泡水,无钱就医。我记得很清楚,大概是在我八、九岁的那年,我的弟弟高烧不退,父亲在大门上挂只灯笼,点了蜡烛,门前竖起一木梯子,他一边向梯上爬一边叫我弟弟的名字,并不停地喊着:“回家吧,儿子,不要怕,家里人等着你回来吃饭,天快黑了,快回来吧!”在距我家500米左右的小山丘岗处安排一人,手提着蜡烛扮演着我弟弟的角色,我父亲叫一声“瑞伢头”(我弟弟的小名)你回来吧。这个充当我弟弟的人就一边应诺我父亲的呼喊,一边走着说着:“我听见了,知道了,回来了。”等到那人回到家时,我父亲也从梯子上下来,然后在家厅堂里将事先准备好的香纸、蜡烛点燃,两人双双下跪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感谢菩萨保佑和反悔之词。父亲主要是说今后我一定管好儿子,更多地关心儿子,不让他外出远走等感激和保证之话。充当我弟弟的那个人主要是说些反悔的话,承认自己错了,行为不规,保证今后不再惹是生非,给家中添乱,给父母等亲人担忧等。最后,用香灰泡开水给我弟弟喝下了事。我记得很清楚,村上人病了基本上是不请医生不吃药的,就是采用迷信的一套,听天由命,所以死亡率很高。 >du _/*8:  
\>7hT;Av=G  
hRc.^"q9  
Y-ZTv(<  
Bu{1^g:  
     4tGP- L  
2004年4月省临中三同学查秉铎、陈国华(中) 陶锤灵在省溧中(现溧阳实验中学)合影 Qnr7Qnb  
VX'cFqrK3  
NA/hs/ '  
    
相关链接: ;$FpxurX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 hQFF%xl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2) d*cAm$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4) .[Hv/?L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5) H)@f_pfj(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6)   qX_( M2oLU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7) <H]1 6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8) +G.F'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9) RZL :k;}5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0) mI4)+8 SUu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1) r5s$#,O/&Q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2)在省临中两年 l2.L h<G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3) Vi:<W0: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4) )a;ou>u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5) 6 @X j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6) zZh\e,*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7) .ou#BWav/  
一位戴埠老人的求学之路(18) Z\ 1wEGP7{  
um5n3=K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0 条评分 金币 +10
jcdqcrs 金币 +1 2021-01-2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慕野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史正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京口居士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感恩(狄和)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禾顺装饰工程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王建秋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心理学者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1-01-17 13:06:51)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013
金币
2282
威望
10
贡献值
2053
银元
2043
注册时间2013-04-1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7 14:09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格言:财富不是朋友,朋友却是财富 "4Bk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635
金币
8400
威望
106
贡献值
4810
银元
4704
注册时间2016-10-13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7 15:3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陈老先生记忆力不错,小时候吃公堂酒的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y@Xm~l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史正 金币 +1 2021-01-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445
金币
642
威望
1
贡献值
451
银元
450
注册时间2018-07-0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7 16:02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吃公堂酒是各个宗族盛事,溧阳史氏定于每年的清明和冬至在侯庙祭祀和吃公堂酒,夏庄庆传堂提前和押后一天活动! #ts;s\!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398
金币
1718
威望
4
贡献值
1418
银元
1414
注册时间2018-02-22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7 20:59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第3楼史正于2021-01-17 16:02发表的  : L kA_M'G  
吃公堂酒是各个宗族盛事,溧阳史氏定于每年的清明和冬至在侯庙祭祀和吃公堂酒,夏庄庆传堂提前和押后一天活动! o n+:{ad  
a-(OAzQ_  
E>2~cC*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601
金币
22644
威望
32
贡献值
14983
银元
14951
注册时间2017-01-07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8 00:0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仔细地描写就是再现当年的风土人情,还原历史很有价值的史料。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吃公堂的啊?意思是大吃大喝大铺排。读了文章,才知道吃公堂是这样的,是件很热闹的事,有吃有喝,小孩子很喜欢。原来吃大锅饭是有深刻背景和根源的。再联系到口头上禁止的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哪里禁止得了?这是习惯性的,根深蒂固的,谁会和吃喝过不去呢?成不成,先吃三顿! I<v:x Tor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22
金币
6490
威望
12
贡献值
1536
银元
1519
注册时间2012-01-07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8 08:22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第5楼天目深瞳于2021-01-18 00:03发表的  : ~B NLzt3%O  
仔细地描写就是再现当年的风土人情,还原历史很有价值的史料。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吃公堂的啊?意思是大吃大喝大铺排。读了文章,才知道吃公堂是这样的,是件很热闹的事,有吃有喝,小孩子很喜欢。原来吃大锅饭是有深刻背景和根源的。再联系到口头上禁止的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哪里禁止得了?这是习惯性的,根深蒂固的,谁会和吃喝过不去呢?成不成,先吃三顿! }WN0L?h.E  
Mbt}G|;8H7  
I1H} 5 bf3  
>UP{= `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94
金币
3166
威望
15
贡献值
2647
银元
2632
注册时间2015-11-01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8 17:57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第7楼厚庄老人于2021-01-18 10:02发表的  : ]KfjZ!Qh  
说到祠堂文化,不由得使我想起二个故事:一个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本大队一位在县政府工作的公务员,因为私藏家谱,被开除公职,一撸到底,从此失去金饭碗。二是三年前,我的老同事,也是好朋友,因为修家谱、建祠堂,被评为最美桑榆。做同样一件事,结果大不一样。为什么?时也,势也!此一时彼一时也。这就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跟着形势走,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可逆潮流而动,千万别往枪口上撞。懂吗? 3^l@!Qw  
6[kp#  
`7qZ6Z3z@  
'rJkxU{  
A4.Q \0  
dxkq*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735
金币
1124
威望
6
贡献值
747
银元
741
注册时间2020-06-20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19 08:3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期待下集 3z9}cOFq]z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463
精华
44
金币
139254
威望
8078
贡献值
38883
银元
30493
注册时间2012-01-01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20 08:59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5QM&  
4{JoeIRyz  
陈国华1994年12月4日摄于庐山 :/ ,h)h)|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26
金币
1816
威望
26
贡献值
1564
银元
1538
注册时间2015-08-15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21 10:12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吃公堂酒 +~b@W{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