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老马随笔:《趋炎附势,亦人之常态矣》
  • 433阅读
  • 1回复

老马随笔:《趋炎附势,亦人之常态矣》[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591
精华
4
金币
4980
威望
569
贡献值
1179
银元
685
注册时间2018-09-17
楼主   发表于: 2025-07-07 07:0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老马随笔:《趋炎附势,亦人之常态矣》

         太史公《史记·孟尝君列传》载一轶事,令人掩卷长思: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此段文字,恰似一面千年古镜,照见世态炎凉。冯谖所谓"市朝"之喻,令人想起白居易《放言》诗中"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之叹,富贵贫贱之际,最是考验人心。

         细究"富贵多士,贫贱寡友"八字,道尽人性本真。古往今来,趋利避害实乃生存之道。屈原《离骚》有云"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道尽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时谤议丛生之态。然则趋炎附势者,岂尽可责?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之句,虽含讥讽,亦道出世情常态。

         今之世道,职场宦海,尤见人情反复。李白《行路难》"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道尽攀附之苦。然欲成事者,岂能独善其身?苏轼《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正道出刚直易折之理。故智者当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世故而不世故。

         尝见友人得志时,"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失意时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此时方悟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之慨。然细思之,何必苛责?《菜根谭》有言"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此乃人情之常。

         太史公此篇,实为处世明镜。王维《酌酒与裴迪》"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早道破此中玄机。既知"物有必至,事有固然",何不以豁达之心观世态?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识人性本真,便当从容处之。
(post by :2025-07-07 07:05:44)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017
金币
23328
威望
34
贡献值
15402
银元
15368
注册时间2017-01-0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7 11:3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幺蛾子只往兴处波。 TA*}p=?6?!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