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聚焦溧阳]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溧 阳 泓 口 丝 弦(二)
  • 658阅读
  • 10回复

[聚焦溧阳]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溧 阳 泓 口 丝 弦(二)[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664
精华
44
金币
140143
威望
8107
贡献值
39113
银元
30694
注册时间2012-01-01

楼主   发表于: 2025-07-01 11:3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qW+'#Jh@TV  
nilis-Bk_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uPCzs$R  
                     + OKk~GYf  
                    溧 阳 泓 口 丝 弦 Q\Wh]=}  
mxD]`F  
QiH>!Ssw  
dhrh "x_?:  
                         (二)乐班组成与演出 b3.  
[l44,!Z&  
    据泓口村上辈老人口口相传的历史,在这三水汇集的泓口村早年是个几户王姓人家的小村落,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逐渐兴旺起来,后来虽遭“长毛”的蹂躏与杀戮,以王姓为主体的这古村落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到了晚清的光绪年间,泓口村已有两百多户王姓聚居。 E$SYXe[,  
    “长毛”被剿灭后,泓口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和平与生气。村中长者觉得应该鼓励年轻人演习丝弦,是规避恶习、净化村风的好事情,就定下族规,由公祠出钱购买乐器,誊抄宫尺谱,发至每家每户,“春诵夏弦”。宫尺谱不记录节奏,要老艺人口传心授。夏夜乘凉,年轻人三五成群拉着二胡京胡,吹着竹笛笙箫。农闲时,满村但听丝弦和鸣,笛声悠扬。村里的孩童背着草篮去割牛羊草,嘴里也在念着“柳宫柳,采宫采……”练得好的孩子才能进乐班。当然,开始只是掮旗打伞当配角,敲敲打打做下手。但孩子进了乐班,父母就觉得很光彩。当年丝弦乐班用的就是宫尺谱。后来曾有专家在调研、挖掘泓口丝弦中,说这种宫尺谱音乐是唐朝宫廷里流传民间的古老乐曲,泓口村王炳荣创始用丝弦笙鼓乐器演奏,又有了江南水乡乐声清雅的音乐形态。 wnUuoX(  
    当年泓口丝弦由30至60人不等组成乐班,配伍的乐器有:(弦乐)二胡6把,中胡4把,京胡2把,四胡2把;(管乐)竹笛8支,箫8支,笙4支,唢呐4支;(弹拨乐)月琴4把,三弦4把,琵琶2把;(打击乐)撞铃1付,搭板1付,京板小锣鼓1套。演奏者身着长衫,头戴礼帽,乐器上装有小灯、扎有龙凤之类彩带,夜间演奏,彩灯闪烁。乐班前导是铜罄,也是指挥,然后是竹笛、二胡、中胡、四胡、箫、笙、唢呐、月琴、三弦、琵琶,然后是撞铃、搭板、京板小锣鼓。乐班按雄鹰、春燕、落叶、昭君、花园、楼台等6个曲牌顺序演奏,演奏一遍需22分钟,由于行进中表演,可循环往复。丝弦管乐,间以打击乐器,清淡、素雅、空灵、优美,既热闹欢快。 ,5V w^@F  
    王传家老人当年是乐班的骨干,他12岁就参加丝弦乐班了,只是敲敲撞铃,那是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了,泓口丝弦受邀进溧阳城里庆贺,王如松、高龙保带领乐班连续巡演3天3夜,在繁华的码头街上,乐班丝弦和鸣,光彩亮丽,艺压群芳,出尽风头,至今泓口村的老人仍回味无穷,啧啧称道。他说,旧时,泓口丝弦乐班受四邻八乡邀请闹庙会,黄家桥出会,石土地庙出会,二月八祭祠山菩萨,祭太师菩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八月十九贺观音菩萨生辰……还为溧阳城里码头街上老字号药店主人黄义兴祝寿表演。1953年开始,乐班经常参加溧阳境内的许多文艺汇演,文革期间中断,到1985年又恢复表演,1989年参加常州兰陵音乐会,还受邀到省内外演出,最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演出。(待续) O|K-UTWH%  
MrjgV+P}[  
&3gC&b^i  
+pUG6.j%  
W4Z8U0co  
2009年9月26日,央视国庆60周年溧阳泓口丝弦表演场景 mR,w~wP  
1.24ZX  
Y"H'BT!b}  
2009年12月9日,央视“乐游天下”栏目组在太白楼录制泓口丝弦时,导演王芸(左)与泓口丝弦第四代传人石伟民(中)和第五代传人管建新(右)合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7 条评分 金币 +7
好人一定发财 金币 +1 昨天 23:38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昨天 22:5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史氏文库 金币 +1 昨天 22:2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xucheng 金币 +1 昨天 20:0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风叶孑 金币 +1 昨天 15:40 - 来自溧阳论坛APP
糊涂虫666 金币 +1 昨天 14:1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daihao 金币 +1 昨天 14:0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5-07-01 11:36:59)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496
金币
568
威望
1
贡献值
499
银元
498
注册时间2021-07-28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3: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刚刚爬上来,细看,学习了! C|V5@O?;&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297
金币
16148
威望
397
贡献值
8059
银元
7662
注册时间2014-05-29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3:29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但愿发扬光大。 &_q8F,I \<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59
金币
495
威望
4
贡献值
268
银元
264
注册时间2021-03-30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4:0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石伟民曾任戴埠镇镇长。 !UR3`Xk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157
金币
4202
威望
30
贡献值
2197
银元
2167
注册时间2024-02-25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4:5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谱法之一 ly69:TR7I  
工尺谱,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后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半岛、中国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属于文字谱的一种。 j<QK1d17  
在古代流传甚广,但是只有传统戏曲的伶人和学习者还会使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现代中乐团一般已改用简谱或五线谱。 ,k1ns?i9KH  
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由右而左直行,如同文字,但是亦可作横排书写。工尺谱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 6-~ZOMlV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天目深瞳 金币 +1 昨天 22:58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157
金币
4202
威望
30
贡献值
2197
银元
2167
注册时间2024-02-25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5: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泓口王家,他们自称王安石的后人。溧阳王家,从此有了三种以上的迁徙来历。 2I3H?Lrx!m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045
金币
5040
威望
44
贡献值
4067
银元
4016
注册时间2012-01-24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5:5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0bD\`Jiv,  
^r O!-  
2009年12月9日,央视“乐游天下”栏目组在太白楼录制泓口丝弦时,导演王芸(左)与泓口丝弦第四代传人石伟民(中)和第五代传人管建新(右)合影 }[PC Yn S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64
金币
1854
威望
26
贡献值
1603
银元
1577
注册时间2015-08-15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19:1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省级非遗要提升到国家级非遗 Q4Qf/q;U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931
金币
23172
威望
34
贡献值
15316
银元
15282
注册时间2017-01-07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1 23:0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历史元素太多了,简谱,五线谱是外来文化,只有工尺谱才是汉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肯定要失传了,这种非遗太珍贵了。 M"msLz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664
精华
44
金币
140143
威望
8107
贡献值
39113
银元
30694
注册时间2012-01-01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2 09:0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H =&K_  
10GU2a$0"$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47
金币
6517
威望
12
贡献值
1561
银元
1544
注册时间2012-01-07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7-02 10:3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省级非遗 *>xCX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