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明代有“山林八节”,由溧阳名流史际、马一龙、狄斯彬等,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劝导百姓撙节简缛,首先倡导创立。其中主要精神就是减少节日的个数、聚会的次数,以及招待客人的标准。这八个节,除了春节和清明,还有元宵(正月十五)、花朝(二月初二)、上巳(三月初三)、端午(五月初五)、七夕和中元(七月初七与七月十五)、中秋(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踏雪节(冬至前后),而且还规定了当时这些名流聚会的主办人以及地点。至于吃食,除了一切要求从简,菜肴强调尽量自产自出。还有一个额外规定,就是要求文明用餐、用语。创办之初,由狄斯彬、彭若年兄弟主办元宵节,地点在太白楼;由史际主办花朝节、中秋节、重阳节,地点分别在城北夏庄村、泓口方里村和宜兴云幕山玉潭仙院;由马一龙主办上巳节和端午节,地点在方丈山(现在的瓦屋山)以及后周玉华山盘龙堰;由马震章马有骅主办七夕节和中元节(两节合一),地点在别桥独秀山;由史隆、吕充介主办踏雪节,地点在上黄大涪山普门寺。 T9,T'y>BD
oK! W<#
MK*W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