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K s-2r
“退休不褪色 余热更生輝”—记溧阳高新区新昌退休老干部石金凤! gAx8r-` `
在溧阳市南渡镇石街村委前河头村,有一位受人称颂的银发老太,数年如一日地为家乡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她就是溧阳高新区新昌老干部支部的退休干部石金凤石金凤曾在原新昌镇政府工作30余年,2004年她光荣退休了。但她说:自己虽然退休了,还仍然是一名退休的公务员,决不能忘记公务员的本色!于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铨释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退休不褪色,余热更生辉》的誓言。前河头村位于前山脚下,是原姜笪村委的一个小自然村,多年前,通往104国道的道路仅是一条机耕路,路基狭窄,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石金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一面不断通过向村、镇、市逐级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动用自己的人脉,共计筹取资金10余万元,把通往104国道的老路基拓宽,并浇筑了水泥路面。前河头村口有一池塘,因常年水质污染,很不雅观,石金凤就积极争取村、组干部的支持和领导,组织清理污泥,改善水质,还在池塘四周建起了扶栏,在碧水上架起了琅桥,并且还在水面上建筑了一座亭台楼阁,从而使进村面貌焕然一新。前河头村村中有一口清代遗留下来的老井,由于水质好,早年周围的下田舍、林桑队、朱家园等邻村的人们也都到这口老井来打水送田头供社员们饮用。石金凤想,这可是前河头村的一张文化名片。去年国庆期间,她就动员自己的儿、女捐款,为这口老井修筑了井台,建造了亭阁。原溧阳市常务副市长彭留双还专程前往为老井题名为《清和泉》,并请江苏省彭氏文化研究会彭玉香会长赋了一副对联:前山脚下前河井,彭氏文化彭祖根。在这口老井的周围,原来是沟壑污水、杂草丛生,石金凤就浇筑了水泥场地,使之成为村中的一块广场。年轻时的石金凤是远近闻名的活跃分子,老伴彭毓青也是个喜欢扶琴弹唱的人,于是,她就在广场的一侧建造了一个舞台,还在舞台上盖了一座亭阁,不仅可供村民闲时喝茶聊天,还可联谊喜爱文艺的村民和远近朋友一起娱乐活动。从而使前河头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村委同意,该广场被命名为:南渡镇石街村委清和泉文体广场。 +3c!.] o;
“莫道桑榆晚,余晖更灿烂”。石金凤退休以后初心不改,持续发挥余热,数年如一日地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不仅保持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本色,而且还收获了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从而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她所在的溧阳高新区新昌老干部支部还被评为全市唯一的江苏省“六优”老干部支部。 ")q{>tV
姜尧舜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