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2025-01-06 13:4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开头的话:杨海福先生是我最早认识的溧阳县广播站(溧阳融媒体前身)知名记者。1975年参加工作的他曾先后任公社专职通讯报道员、电影放映员,县广播站记者、编辑、县(市)建设局办公室、建筑行业管理研究室以及驻杭州、北京、天津办事处主任等职。曾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刋杂志发表380多篇文章。这是今年75岁的他刚写的一篇美文《健身地里种快乐》,与大家共享—— HuX{8nl a `=]I-5#.W 健身地里种快乐 a]-.@^:_i 杨海福 W6Os|z9&| hb6UyN 在溧阳城北十多里外的杨庄老家,我有块菜地,那是我退休后隔三差五常去的地方。 rKP;T"?; 这块只有一分面积的菜地,是多年前我家的自留地,原来一直由住在乡下的老母亲种着。2011年我退休了,老母亲也早已进入耄耋之年,她舍不得把这块地抛荒,但已是力不从心,于是我便常回乡下帮着收收种种,一年后我干脆就把这块地接管了过来。 WHV]H 春去秋来,一茬又一茬,种着种着,不知不觉也已十多年了我和这分菜地亦有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C$Y pk\p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年四季,我在这块菜地上,播种、栽插、浇灌、除草、耕耘、施肥、采摘,我种植和收获的不仅是时令蔬菜瓜果,更多的是开心、是快乐,是放松和愉悦的心情!是强身健体的锻炼!我把这块菜地称作是我的健身地。 VTDp9s 我在这健身地里种快乐! 5UFR^\e 这块菜地就在老家屋前几十米处,紧靠着一条水渠,俗称为渠道,夏秋时由电灌站抽水经这渠道,往菜地东南面那一大片稻田灌水,春冬时又从田里往这渠道里排水,所以一年到头,这渠道里难得没水,我平时到这菜地浇菜,只需站在渠道埂上往水桶里装满水,拎着水桶舀舀浇浇,极少从别处挑水来浇。为此,我也就一直乐此不疲的种着这块“风水宝地”。 (Ea)`'/ 每当我远离城市的喧器,来到这里,那蓝天白云下,四周清新宜人的空气,让我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令人感到宁静、舒适和心旷神怡。 ~(TS>ck@ 每当我在地上劳作时,我就忘却了心中的杂事和烦恼。撒下一把种子,落下无限希望!眼看着地上那一天天长大的,鲜嫩嫩、绿油油的蔬菜,收获劳动成果的那份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 ;K'1dsA 我从不指望这块菜地高产丰收,年逾古稀后,更是把此作为消遣寻乐之地,一般三五天甚至一星期去一趟。我约定自己以不太累为前提,每次劳作一小时左右,哪怕活没干完,只要感到有点累了,就“鸣金收兵”,最多不超过两小时就歇了。在菜地里舒展下筋骨,出了点力,流了点汗,回家之后的饭桌上,我都会犒劳一下自己,少量小酒咪咪,自斟自饮,那份独特的快乐和解乏之感,真是难以言喻! bdn{Y 我还习惯了“看天种地”。平时我较关注天气预报,如过两天要下雨了,我就赶紧下乡到地里栽栽种种,以提高出苗率成活率。如过段时间连续晴天高温,我也会趁渠道沟里有水,把菜地浇浇透,如天要冷了、雨雪天要来了,我就多捎点菜回家,一连可吃好几天呢! 7VP[U, 我种的菜,基本上以虫害少,抗病力强,耐寒、耐热的绿叶蔬菜为主,品种也较单一。地上的菜有时种多了,因没及时收割而老了,不好吃了,我就干脆当作绿肥劈锄入地:城里菜场上超市里的蔬菜无论贵了还是便宜了,我都照样下乡种着,吃着我自己种的菜,感觉就比买的不一样呵! ;st$TVzkn 家人怕我辛苦累着,曾劝我别去种了,更有村里好几个人都曾不解地问我,你这个“城里人”何苦开(骑)着车子到乡下来种菜呢?!你每月有退休工资,又不是买不起菜吃! (I bT5 我回答道:这是我的健身地,我来种的是开心快乐呀!你知道我种的开心快乐是多少钱一斤吗?! ty8\@l 快乐无价!身心健康无价啊! t/6t{*-w =uZOpeviQ 9w-V +Nf a;Nj'M~U S?Y,sl+A: ~%6GF57gC 溧阳资深记者杨福海 N6GvzmG#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