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的“绝对”龙头,去年权益合同销售额超5500亿元的碧桂园突然退出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的发行人信用评级。 4b$
m\hoN
Hkj|
e6
“导火索”正是11月8日标普全球评级将其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一般而言,BB级或以下的信用评级属于低评级,发行这些债券的公司通常财务状况较差,投资者可能遭遇到收不回本金的风险。 Yf^/YLLS
O[')[uo8s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把碧桂园的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 gq?~*4H
>z8y L+
标普在评级报告中称,考虑到当前楼市销售疲软,碧桂园的流动性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恶化,对此,碧桂园方面公开回应称,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销售亦稳中向好。 }(if|skau
E{|n\|
事实真的如此吗?据碧桂园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162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下降30.89%和95.92%,业绩下滑明显,今年前九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合约销售金额为2760.9亿元,同比下降38.41%。 Fd0\T#k
SVyJUd_
销售额下滑,业绩逐渐恶化 =}4lx^`oeT
3qH`zYgh
虽然目前碧桂园的销售额仍是业内第一,但从碧桂园今年以来的销售额等问题来看,穆迪和惠誉对碧桂园的担心不无道理。 3
_k3U
xZ&S7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