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溥仪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溧阳光复,成立溧阳县革命政权。溧阳县属江苏都督府,府治在苏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年底,江苏都督府从苏州移至南京,成立江南行政公署,溧阳县仍属江苏都督府管辖。
-<CBxyZa& 民国三年(1914),北洋政府设金陵道尹。同年七月,都督府又改为都督公署,并将巡按使公署改为江苏省省长公署,溧阳县属江苏省省长公署管辖。
vY.p~3q :) 民国十八年(1929)江苏省会迁往镇江,县更属江苏省政府管辖。
i\,#Z!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于二十八年七月成立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溧阳县属江南行署管辖。行署流动于皖南歙县、绩溪、广德与溧阳县南部山区一带。
K _y;<a]
c)lM
i}/ 民国二十七年(1938)六月,新四军挺进苏南以后,苏南地区逐步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
UG1^G07s 民国三十年(1941)五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成立苏南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六月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苏南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建制领导。十月,苏南第五、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苏南行政专员公署。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苏南行政专员公署领导。
PBkKn3P3 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月,撤销苏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归苏南行政公署领导。
u,/PJg-(! 民国三十三年(1944)一月,苏南行政区建立四个分区,其中第二分区(太滆地区)下辖溧阳县东北部;第三分区(溧高地区)下辖溧阳等四县;第四分区(广地区)下辖溧南等三县。二月,成立了溧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归苏南行政公署广郎专区领导。
+/AW6 民国三十四年(1945)二月,溧南县和宜兴南部合并,成立宜溧县,属广郎专区领导。
[t ?ftS 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南行政公署分辖一、二两个专署,第一专署下辖溧阳等七县;第二专署下辖宜溧县等七县以及太湖地区的一个办事处。十月,苏浙军区一纵队三支队奉命由溧阳出发北撤,中共溧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干部奉令随军北撤。
XB^z' P{-Y 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溧阳解放,江苏南部地区成立了苏南行署,驻无锡市。溧阳县建立了人民政府,归苏南行署领导。
G?YKm1:w 1949年常州专区成立后至1952年期间溧阳县属常州专区管辖,专署设在常州市。
5qUyOkI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南行署撤销。常州专区改属江苏省人民政府。
O (wt[AEA 1953年至1958年溧阳县改属镇江专区管辖,专区设于镇江市。1958年至1960年,溧阳县复归常州专区管辖。
n?:s
/6tP 1960年至1983年2月,溧阳县再属镇江专区(后改地区)管辖。
N<O^%!bu R 1983年起,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溧阳县属常州市管辖。
~
dmyS?Or 1990年8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溧阳县,设立溧阳市(县级),由常州市人民政府管辖。
]LNP"vi; &K|CH?
D V"\t 溧阳县名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除两度更名外一直沿用至今已2200余年。溧阳县治自唐末以来一直设在今溧城镇,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历史实在悠久。
来源 :《溧阳地名那些事》施有道
dp-8,Seu Ns&S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