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正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百姓生活]溧阳话“弗要”“否要”“勿要”,用哪个好呢!
  • 5181阅读
  • 47回复

[百姓生活]溧阳话“弗要”“否要”“勿要”,用哪个好呢![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楼主   发表于: 2022-05-01 04:4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个人认为溧阳话弗要表示不要,很恰当。 %al 5 {  
图中《溧阳话词典》是否恰当呢? QXgfj o  
溧阳人讲溧阳话,会说不会写,写怕写错了。我就是那部分人之一! n+nZ;GJ5d  
不是攻击《溧阳话词典》,意在探讨和学习。 @ 'U`a4  
请知道的先生指点! 5Sb-Bn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普通话比较严谨,学好普通话着实重要,方言次之。 #qeC)T  
*eI{g  
4 =T_h`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5 条评分 金币 +5
该用户已注册 金币 +1 2022-05-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雨中人(建明) 金币 +1 2022-05-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丝袜君 金币 +1 2022-05-0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小星歆 金币 +1 2022-05-0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一见你就笑a 金币 +1 2022-05-01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2-05-01 04:47:58)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105
金币
22767
威望
18
贡献值
14301
银元
14283
注册时间2016-06-07
4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3 15:20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窝乡下宁就只讲“表” |I{3~+E h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4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3 08:5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45楼天目湖杨柳风于2022-05-02 17:24发表的  : LXPO@2QF  
应该为“覅要”  “嫑” 0j 8`M"6  
k!'+7 K.  
重新发一个帖子吧,弗和勿用哪一个! ?e,:x ]\L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73
金币
91
威望
0
贡献值
76
银元
76
注册时间2012-11-27
4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2 17:2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应该为“覅要”  “嫑” #M5d,%?+#[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328
金币
16198
威望
397
贡献值
8090
银元
7693
注册时间2014-05-29
4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2 15:3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浪客剑心2014于2022-05-01 10:00发表的  :溧阳话手帕,“手捏子”!红楼梦中提到,作者是南京人呀。 y` '#gH  
我的歪理解释,手叶子。 Q1rEUbvCE  
功能   两者都可以擦拭清洁,农业大国,农民接触最多的就是…随手一摘多方便。 NL;sn"  
大小  手帕大小是和叶子差不多的,一般来说。 `H$=h r  
音近  方言音是一样的 n&zEYCSI  
....... (2022-05-01 10:00)  _`p^B%[  
_VTpfeL@n  
我们说“手揑只”,即手帕。 y,6kL2DM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4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2 11:15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赵元任用勿,他是武进人。显然两地人说话区别很大! uXLZ!LJo  
noEl+5uY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4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2 10:5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弗字是正解 5?? }9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4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2 08:1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上海在上个世纪也是江苏范畴的!吴语区! HW,v"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433
金币
3838
威望
15
贡献值
2463
银元
2448
注册时间2022-01-19
4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21: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怎讲呢?看你喝了多少酒。 #62ThH~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7
金币
9
威望
0
贡献值
7
银元
7
注册时间2016-10-30
3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20:01   , 来自:中国 移动
引用
引用楼主涅盘的凤凰于2022-05-01 14:51发表的  :没有那种更好,都是平等的,溧阳不同地区的发音。老城里是念“佛呃”fe,听我当年的寄宿生同学都爱说be或者说biao (2022-05-01 14:51)  8uLS7\,$z  
Zf!Q4a "  
我说“不”的发音就是biao ,;w~ VZ4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392
金币
6500
威望
93
贡献值
3589
银元
3496
注册时间2016-07-13
3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8:2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是不是这个嫑 e8xq`:4Y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xing122333 金币 +1 2022-05-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35
精华
8
金币
11377
威望
174
贡献值
7031
银元
6964
注册时间2012-01-08
3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6:5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覅,这个词的方言,似乎流行在溧阳丹金溧漕河的东部地区。嫑,这个词,似乎在新昌、南渡、旧县这一带丹金溧漕河西部地区更多见。 -sJD:G,%  
意思一样,读音不同的词汇,在溧阳话很常见。比方说,同一个濑字,在濑阳与濑溪,隔开一条河,读音就不一样。再比方说,胥,在胥泊、胥渚村以外的地方,很多人读xu,去声,而城边上人多读xi,去声。 >\? z,Nin  
C@`#@1X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xing122333 金币 +1 2022-05-02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233
金币
2013
威望
2
贡献值
1255
银元
1253
注册时间2017-07-16
3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6:1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ADSL
我们都是没啥文化的问问平陵一哥啊,职高姚老师啊等文化人 }O@>:?U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3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6:04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29楼涅盘的凤凰于2022-05-01 14:51发表的  : 7MrHu2rZ=  
没有那种更好,都是平等的,溧阳不同地区的发音。老城里是念“佛呃”fe,听我当年的寄宿生同学都爱说be或者说biao \os"w "  
nN<,rN{ :  
你说的是两个不同的字。后面的是合成字! IWq\M,P  
i&6U5Va,G  
\D z? h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3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5:1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33楼涅盘的凤凰于2022-05-01 15:11发表的  : G5U?]& I8  
弗是吴语 ^ fC2o%3^  
w#A\(z%;x  
溧阳话也是吴语! l59\Lo: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弗比较妥当。 Z9M$*Zp  
NCi~. I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179
精华
14
金币
31341
威望
426
贡献值
8848
银元
8574
注册时间2011-12-10
3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5:1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弗是吴语 |X>'W"Mn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3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5:0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参考一下 1\@PrO35J  
用弗还是比较妥当的! qZ[H ILh!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3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5:05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上海话的否定副词应该写成「弗」还是「勿」? zT)cg$8%fY  
上海话的否定副词读/vəʔ/,目前钱乃荣教授的《上海话大词典》写作「勿」。然而我在群里与诸位吴语区人士聊天时,发现他们有用「弗」的也有用「勿」的,所以用哪个合适? Vv(buG  
上一段是别人的回答,引用一下。可以参考! h&L-G j  
)_C>hWvo_  
3]kM&lK5\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3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5:0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用「勿」是延续了明清时期吴语白话小说的用字传统,大量合音字如「覅」「朆」「甮」也是那个时期造出来的。到后来一些语言学家喜欢用「弗」表示feh,「勿」表示veh,以此区分不同吴语方言的语音差异,甚至同一种方言内部差异(有时候同一种方言里面也会出现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分读,如台州话)。 *j&\5|^V  
#'KM$l,P  
其实上海话「弗xx」的连读变调走的完全是阴入开头的调型(3-55-21),而非阳入型变调(1-22-23),这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上海话否定词原本也是清辅音的feh,读阴入调,这样也就不可能来源于与读阳入的「物」同音的「勿」字。再说,如此常用的词汇如果真是「勿」的话,读veh不读meh等于「勿」字被文读了,但常用口语词读文读是比较不太可能的,可以参考同音的「物」在「物事」这一常用词中始终保持白读。 @ntwdv;  
rz&V.,s  
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勿」更多只是个俗字,一方面是因为从古至今「勿」都是"不要"的意思,从未有过"不"的意思,从汉字表意性上根本说不通,而「弗」作为否定副词颇有历史(如成语「自叹弗如」); iB W:t  
%>+lr%B  
c.LRS$o/j  
另一方面是明清的小说用字并不足以奉为圭臬(《海上花列传》里面,苏州话第一人称复数「倪」,第二人称单数写「耐」,第二人称复数「俉哚」,否定写「勿」,都是明显借音俗字,今人改为「伲」,「倷」,「尔笃」和「弗」,虽说并非追根问底复原本字,但已然比前人用字讲究许多)。 /dg?6XT/  
Rkk`+0K7$J  
据说吴语否定词本字就是「不」, 但是现在「不」字作为新层次读peh/pih(如「不过」),也就不好继续用「不」字了。(个人比较相信本字是“弗”因为如果本字真是“不”后来重唇变轻唇音,那为何其他字没有发生音变偏偏只有这一个词变了。) \PT!m bB?  
g)Hsd0  
这时候还是推荐用「弗」字书写比较好,与文言文和书面语保持一直,避免破坏汉字的表意性,同时也彰显吴语本身的特色 YC 4 c-M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179
精华
14
金币
31341
威望
426
贡献值
8848
银元
8574
注册时间2011-12-10
2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4:5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没有那种更好,都是平等的,溧阳不同地区的发音。老城里是念“佛呃”fe,听我当年的寄宿生同学都爱说be或者说biao 6P >Y2xV: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2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3:4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茄 子 uZ_?x~V/  
——乡村记忆之八十三 S6bYd`  
杨吉元 <HJ Ls+C  
夏日来临,餐桌上菜蔬的花样突然丰富了起来,腌菜、梅干菜早已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洋芋、苋菜和茄子之类的新鲜蔬菜。 ^pe/~ :a  
8d'/w} GV  
春天刚过,茄子花次第开放,花呈紫白色,繁花过后,便有小小的茄子渐次生出。枝叶掩映之下,原先如蚯蚓一样的茄子便如小孩玉臂般肥硕起来。 rN#9p+t$  
\ CcVk"/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茄子作过如下介绍:“自夏至秋,开紫花,五瓣相连,五棱如缕,黄蕊绿蒂,蒂包其茄。茄中有瓤,瓤中有子,子如脂麻。其茄有团如栝蒌者,长四五寸者。有青茄、紫茄、白茄。” j8 e=],sQ  
@ ^F{  
茄子有圆形、梨形和长条形等,颜色也有白色、紫色或淡绿色之分。我们老家以长条形紫色茄子为多,至于白色茄子,我一直未曾见过。 kb ~ s, @p  
Oz\J +  
我国先秦之前并无茄子,文学家王褒在《僮约》中有“种瓜作瓠,别茄披葱”的句子,这是诗文里最早提到“茄”字的。学问家扬雄在描述家乡物产的《蜀都赋》中也提到过“茄”。王褒和扬雄均为西汉蜀地人,可以猜想,大约在那时,茄子已经丝绸之路被引到了中国,且已是当时四川比较常见的菜蔬之一。扬雄还认为,茄子的“茄”原写作“伽”,乃梵文的译音字,说明茄子来自印度,是一种舶来品。 GNmP_N  
Em Ut/]  
我们老家称茄子为“落苏”(也有作“六蔬”),据说在江浙一带多以此称之。 1S(oi  
.yUD\ZGJ u  
“落苏”一词颇显文雅。北宋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一书中对“落苏”作了解释:“钱镠(五代时吴越国创建者)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意思是,钱镠王有一个爱子腿脚不便,是一个“瘸子”,当听到有人叫“茄子”时,他便十分反感。钱镠偶然发觉儿子帽上的两条流苏很像挂落下来的茄子,为解儿子心头之结,于是下令将“茄子”改叫“落苏”。 R6 ej  
7ZAxhFC  
这自然是一个传说,不足为信,南宋诗人陆游便曾表示怀疑。他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YG*<jKcX  
>#r0k|3J^J  
有人认为,落苏之名源自其味。《本草纲目》:“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酪酥也,于义似通。”《五代贻子录》作者不详,但李时珍基本认可因茄子味道似酥酪故称落苏。其实,这个说法依据似也不足,姑妄信之。 {-7ovH?  
_G-6G=q  
宋代之后,茄子在我国已被广泛种植,描绘茄子的诗歌已有不少。如宋人郑清之《咏茄》诗:“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写的应该是圆茄,说茄子外皮青紫如家臣,脑袋光圆如和尚,十分形象有趣。清代谢塘则说:“落苏本是江南语,辨味惟推北产佳。”大概作者是北方人,自然说南方茄子不如北方了。 GBg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338
金币
4394
威望
10
贡献值
2394
银元
2384
注册时间2015-12-04
2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3:1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引用
引用楼主平陵一哥于2022-05-01 08:20发表的  :就用“覅”! (2022-05-01 08:20)  ''9K(p6  
ixM#|Yq  
一哥是溧阳话专家 ?^-fivzS>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2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2:2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关于luan和luan子,请放角落私密点说。 .{;RJ:O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101
金币
2589
威望
31
贡献值
1153
银元
1122
注册时间2014-06-10
2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2:0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弗,“不”的同源字,不之深也。语出《公羊传》《吕氏春秋》《史记》《韩非子》等。吴语方言常用字,同古意,表示不。 9XS>;<"2  
都说是吴语方言常用字了,这个地区有点特别。用勿 Ek0 6=2i  
bTYR=^9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458
金币
769
威望
15
贡献值
444
银元
428
注册时间2012-01-30
2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5-01 11:5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ADSL
是这个“嫑”biao! L)H/t6}i  
9j;!4AJ1t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