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看向老的诗都是个人体验,贴近生活(虽已久远,年轻人不知为何物了),充满烟火气。而且,情感特别真挚。例如,“悲断肠,想断肠,侵梦沾巾泪两行。哀思难孝娘”,这样极致的情感、真实的细节与朴素的语言有没有写出最深刻的人心?这样发自内心的诗句能不能动人心扉?真诚写作的人,本就值得被称为诗人。 3XlQ 4
2、持续的创作实践:诗歌是他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而非偶尔的消遣。我看列举的向老这6首诗,一首是12年的,24年一年就有5首。向老数十年间肯定还有其它许多的诗作吧。 9Of;8R
3、许多“普通人”用诗歌这种形式去感知和表达世界,写诗是出于纯粹的热爱、情感的宣泄或生活的记录,而非追求名利。这种非功利性的创作动机,有时比职业诗人更接近诗歌的原始精神,这种努力和热爱应当得到肯定。 ISC>]`
诗人看似是一个神圣的称号,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只要用诗歌认真地与世界对话,他就已经走在成为诗人的路上。 L@GICW~
最关键的是:我觉得,“称号是外在的,持续创作和追求表达的真诚才是核心。专注于写,享受写的过程,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比任何称号都更有意义!” LHA^uuBN}
ij0
I!ilG4
g@^ y$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