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TTn
17!<8vIV$C
向 家 一 条 龙 }%S#d&wh$_
u9R@rQ9r
uVzvUz{b
向老师名叫向家龙,退休前是溧阳某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录取的大学生。而向老师的初、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头并没学到什么书。但他的成绩和聪明程度被他的恩师孔令普看中,由此,这位农村孩子也迎来了七七、七八年的高考。 h:<?)g~U
一九七七年十月听到了恢复高考信息,全社会,全体知识青年热血沸腾,从田间,从工厂……昂首阔步走进考场的沸腾场面。向老师是六七届初中毕业生,初中只读了两年,六八年进入上沛农高中,只读了第一、第四学期。其间恩师孔令普老师步行十多里路,来家动员,父母才让他去上学,农中是边读书边劳动,学生常扛着钉钯锄头、挑着秧篮去上课。父亲看读书无用,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就让其去学木匠,因此第二、第三学期向家龙就拜师学木匠了。 --F6n/>
一九六九年初冬的某一天,恩师孔令普又远道赶来向家,对向父说:“你儿子是个好学生,脑袋瓜子很聪明,读初二时就把初三的数学自学完,品学兼优啊,再让他去读一个学期,拿张高中毕业证书,可能今后会有用的”。孔老师一语成金,已是小木匠的向老师凭这张当年的上沛农高中的毕业证书,才有资格参加了七七届、七八届的高考。其实当年的农中并没有严格的文化课程。向老师七七年报考的是理科,初试通过了,有参加复试的资格,结果复试时考物理、化学交了个真正的白卷。那时向老师在秧涧小学代课,有位强福贵老师(省溧中毕业的老高中生)点拨说:“向老师,你初中只读了两年,物理、化学没读过,怎么能考理科呢,如果你还想考的话,也只能考文科,你借初三和高中年级的历史、地理书看,你多少能看懂一些,还能碰碰运气。” rpv<'$6
从此,七七年的十二月份到七八年的七月份,向老师从表兄处借来初三至高三年级的语文、地理、历史、数学、政治课本,在包秧涧小学一个四年级班的教学任务下,吃住在学校,废寝忘食,上厕所都捧着书,争分夺秒地啃书本。他在教室黑板前方黑板下边,靠后墙的办公桌上按了柴油炉用作烧饭;教室后方墙角设张竹片床睡觉;冬天看书到深夜烧几张废纸取暖;夏天穿长衫长裤躲避蚊虫叮咬;双腿伸在打来的井水桶里降温;疲倦昏沉时用井水扑面的情景让他至今仍历历在目。清楚记得高考前一天的下午,他发高烧到40.5度,焦急万分的父亲请来赤脚医生挂盐水,使体温降到正常水平,让他得以参加了第二天(一九七八年)的高考,顺利考完三天五场的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圆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byX)4&
文科毕业的向老师喜欢写诗,去年他从上沛步行到龙峰向家村,路经秧涧小学,望着破旧不堪的原校舍,不禁新潮彭拜,往事恋恋,赋诗一首: e0`5PVJ
Vv*](iM
Gg5+Ap D
《再访秧涧小学》 B5!|L)7>{p
70N Lv
"IRF^1 p
办公桌上架油炉, T0%l$#6v
教室后角搁竹片。 Mo[
yRRS#
长衫长裤挡蚊咬, +sx$%N
木桶井水降日炎。 `~2I
争分夺秒厕捧书, ed$w5dv
疲惫昏沉水浸脸。 Ev0=m;@_
悬梁刺股我体验, u56WB9Z
金榜题名艳阳天。 dg@'5.ApPu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Ypx"<CKP}
fmv,)UP
$)VnHr `hy
向老师居住的向家村地处溧阳的丘陵山区,塝田多,水源差,一到夏天,队里有大小两套水车(八人轴、四人轴),整天不得歇,天大旱时,还到唐家队借过水,翻三转才能到向家队的田,因此十六、七岁的向老师就加入了车水队伍,车水的艰辛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 uS5AD
h
nYy+5u]FG
《车水》 8l
>Xbz
0uJ??4N9
:} D TK
牛基坐埂盘槽口, 4Xe8j55
赤膊水衮风景秀。 iB5'mb
*
喊双号子响山冲, >yqFO
脚踩榔头蹲身走。 I"HA(
+G
禾苗得水绿油油, X>U
_v
汗珠如雨黑黝黝。 ?~tx@k$;Es
捌人唱完水一轴, lF3wTf/j
回到家中喝稀粥。 1n~^@f#`
二0二四年九月十二日 wfQImCZ>l
P$&l1Mp
}hS$F
二零一一年赓修宗谱告竣,农历年年底(2012.1.16)依据老谱,回罗山、光山寻祖,在罗山仙居周店,找到向家桥的地址,不见村庄宗亲,唯见坟茔桑田。当晚写了一首诗。 O+ xzM[[
PySFhb@
yMJ(Sf
《祭拜向桥祖茔》 =!DpW VsQ
-BEd7@?A
%(:{TR
洪杨兵燹下江南, o8N,mGj}
七丁瓜瓞已半千。 |F&02f!]@
赓修谱牒寻宗祖, pSodTG$E
几经探访北向店。 =&WH9I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