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聚焦溧阳]巨星陨落!常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森元逝世,享年95岁
  • 1546阅读
  • 12回复

[聚焦溧阳]巨星陨落!常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森元逝世,享年95岁[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008
金币
1592
威望
44
贡献值
1038
银元
996
注册时间2012-01-08
楼主   发表于: 2025-05-15 10:3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m8Z3+Ea  
5月1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航天液体火箭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朱森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4日9时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B>Xfs ZS  
C<u<:4^H  
&|&tPD/dJ  
w4%yCp[,  
y)]L>o~  
7v{s?h->$  
朱森元同志1930年10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研究生院。1961年进入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设计部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主任设计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型运载火箭和火箭发动机”专家组组长,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科技委常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等。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F_QV  
*Z:'jV<  
o b,%); m  
朱森元同志长期致力于我国液体火箭动力技术研究,先后参与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主持了我国首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主持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和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方案论证,是我国氢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和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防装备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 I {&8iUN  
WPbG3FrL!  
>J,y1jzJ  
【此前报道】 \I[50eh|  
朱森元 :助力火箭探苍穹 .QVZ!  
N_^s;Qj  
n) xLEx,  
先生简介 6tKCY(#oO+  
:,[=g$CT:  
朱森元,1930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溧阳,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和研制工作,独创的“临界热流计算公式”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他曾长期担任国家863高技术面向21世纪“大型火箭和火箭发动机”专题组组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被航空航天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火箭发动机的这个领域里,我认为关键是思路要正确,思路不正确就是花钱再多也不成功! ”
g*%z{w  
激励一生的信念:搞好枪炮,让中国变得强大93岁的朱森元耳朵有些不好使了,眼睛看不清了,腿脚也不灵光了,但他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丝毫未减,因为这是他终生未变的坚持。森元,是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希望他能如参天大树,蔚然成林,庇护家园。然而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对故乡的践踏、亲人的流离失所,让年幼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国何以有家。“爷爷说,我们这枪炮不行,行的话我们就可以和他们打,他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要搞好枪炮,这个我从小就知道了。”搞好枪炮,让中国变得强大,才能不再受气挨打。1949年秋,朱森元考入了中央大学(后改为南京大学)航空系。那一年,饱经沧桑的中国升起了五星红旗。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20世纪50年代,作为首批留苏学生,朱森元来到了莫斯科。七年寒窗,“认真”二字让他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苏联老师十分赞赏朱森元,很多课程甚至让他免考。“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年毛主席看望苏联留学生时的讲话,深深刻在了朱森元的心中,也成为了激励他一生拼搏的动力。△1955年1月31日,朱森元在莫斯科与德国留学生讨论问题。攻克冷却难题,点燃中国航天的梦想1961年,朱森元学成归来,进入国防部五院。 z [9f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和导弹的“心脏”,只有确保这颗“心脏”足够强劲有力,才能真正使命必达。朱森元毕生研究的,就是这颗不可或缺的“中国心”。中国航天一穷二白,朱森元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非常棘手。“东风三号”导弹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个导弹型号,发动机冷却技术却始终不过关。△1977年11月12日,朱森元在法国巴黎SEP公司“活门涡轮泵装配工段”。 w0(1o_F7.  
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火箭主发动机使用的都是偏二甲肼和无水肼各50%混合而成的推进剂。但我国既不掌握这一技术,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甚至没人见过偏二甲肼和无水肼。 ;eQOBGX9  
后来,钱学森先生几经辗转,从国外买回这两样推进剂,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冷却剂。专门研究发动机的朱森元不肯服输,他一头扎进泛着臭鱼腥味的实验室,与有剧毒的偏二甲肼开始了朝夕相伴的日子。
记者:很危险,它有毒,您还天天跟它在一块,没有担心过吗?朱森元:我不怕,没事,闻一点就闻一点吧。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朱森元和同事们进行了无数次电传热试验,找到了最佳的冷却方案。那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科研不能跟着国外的路子走。
朱森元:解决以后,设计方法就很简单了,照着方法计算就行了。
△1988年6月,朱森元主持我国第一个涡轮泵高速转子动力学研究生论文答辩会。攻克氢氧火箭发动机难题中国航天迈向新高峰 l w j,8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三星一船”的发展规划提上议事日程。 0<'Q;'2* L  
当时,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绝大部分被迁到了陕西秦岭的大山里。朱森元被任命为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负责人,手下却只有23个人。朱森元说:你们看着,我们会把问题一一解决。” P<s 0f:".  
从1977年到1983年,经过7年艰苦攻关,氢氧发动机从预研型进入到实用型,“长征三号”三子级全系统试车获得成功。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他们的效率依然是领先的。氢氧发动机苦战72天:
朱森元团队的决心与胜利
1984年1月29日,中国当时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火箭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上,准备将“东方红二号”卫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所有人都对这次发射寄予厚望。就在大家以为发射成功时,一个多小时后,却传来噩耗:火箭第三级第二次点火启动仅3秒,发动机失去推力,没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当时媒体对外公布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取得部分成功的消息。也就是说,除了朱森元团队负责的火箭系统第三级发动机——氢氧发动机之外,都是成功的。那年除夕夜,试验队会餐,兄弟单位都在举杯庆祝,唯独朱森元和他的氢氧发动机团队一言不发,大家拿不起筷子,举不起酒杯。压力压得氢氧发动机团队的技术人员二话不说,开始夜以继日地寻找问题根源。
朱森元:涡轮泵总体设计的改进问题,需要采用弹性支撑技术。
`%oJa`  
72天之后,1984年4月8日,火箭发射成功,中国终于掌握了空中二次启动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的国家。传承火箭科技,引领中国航天未来1985年,YF-73氢氧发动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羲和探日、天问探火……跳动着氢氧发动机这颗“中国心”的火箭带着国人的梦想一次次再探苍穹。其实,除了搞科研,朱森元喜欢的工作是当“老师”。从事载人登月相关工作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主任设计师郑孟伟,是朱森元的博士关门弟子。两人成为师徒时,朱森元已经年近八旬,视力下降非常明显,双眼视力只剩0.3左右,看字几乎需要贴在纸上才能看清。可让郑孟伟记忆犹新的是,朱森元坚持自己动手批改每一份论文,他总是说,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搭建‘天梯’的途中来不得半点马虎。”  66 @#V  
△2008年11月,朱森元观看发动机长程试车时留影。如今,责任与重担已经交到徒弟们身上,但朱森元的思考没有停歇。他说,与国外运载火箭相比,中国的火箭必须降低发射成本,才能在同场竞技中抢占先机;他提出对于大型运载火箭所需要的模块化和积木式的研制模式……在郑孟伟眼中,老师朱森元的真知灼见总会帮他走得更稳,想得更远。 r< ~pSj  
△2009年12月10日,朱森元参加发动机初样转试样转阶段院级评审会。 9f U,_`r  
l Taw6;  
来源:央视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e0TU?bk  
3d81]!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0 条评分 金币 +10
(post by :2025-05-15 10:32:33)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242
金币
26077
威望
38
贡献值
14641
银元
14603
注册时间2015-12-25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1:0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这种人才是中国脊梁,致敬朱院士,一路走好! RF$2p4=[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 建行
66688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3967
金币
88629
威望
1149
贡献值
45582
银元
44433
注册时间2016-06-17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1:2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联通
老一辈的科学家,为祖国强大付出了一生 B3C%**~: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金币 +4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766
金币
1448
威望
19
贡献值
787
银元
768
注册时间2019-04-0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1:3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上黄夏陵人 'JK"3m}nT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3969
精华
1
金币
15500
威望
56
贡献值
6232
银元
6170
注册时间2020-10-22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2: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夏陵村上三大姓,朱家的笔,路家的嘴,戴家的拳头 +S6(Fvp  
}5]2tH${  
朱家好学,人才辈出 KBOp}MEz  
{$xt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54
金币
9343
威望
212
贡献值
2803
银元
2591
注册时间2018-08-22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2:54   , 来自:四川省阿坝州 移动
溧阳的骄傲,一路走好! 9y+0Zj+.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286
金币
5609
威望
14
贡献值
1002
银元
985
注册时间1970-01-01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3:1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刚知道还是溧阳人,失敬失敬! )lZoXt_ 3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4584
金币
22611
威望
32
贡献值
14966
银元
14934
注册时间2017-01-07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3:2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溧阳航天人,货真价实的一线科学家。 ZA+w7S3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851
金币
3600
威望
28
贡献值
1887
银元
1859
注册时间2024-02-25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14:3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朱老走好!朱沪元老师等家人,节哀顺变! gY&WH9sp?9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469
金币
817
威望
4
贡献值
483
银元
479
注册时间2017-05-26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22: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老先生一路走好 [\3W_jR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469
金币
817
威望
4
贡献值
483
银元
479
注册时间2017-05-26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5 23:0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溧阳骄子志凌霄,赤胆拳拳映九霄。 Rt>mAU$}  
鲍曼学府研精艺,五院征途架锦桥。 k+BY3a  
氢氧擎空开伟业,星河探秘领风骚。 GTM@ 9^  
毕生心血融长箭,化作祥云护碧寥。 #>M^BOR8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008
金币
1592
威望
44
贡献值
1038
银元
996
注册时间2012-01-08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6 14:4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图片 ]:et~pfW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学术技术带头人 /DO'IHC.o  
Ttv'k*$cP  
uyT/Xzo3  
Rp/-Pv   
“5、4、3、2、1,点火!”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神舟九号拖着绚丽的尾焰直冲云霄。2012年6月16日,当全国人民屏息凝视这一历史性时刻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冯咬齐正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演播室里向全球观众解说发射神舟九号直播实况。作为神舟九号飞船力学环境试验负责人,他深知:每一次完美升空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攻坚克难。“能为国家攻克核心技术,吃点苦又何妨?”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冯咬齐毕生坚守的信念。 x?L hq2  
V]c5 Z$Bd  
图片 ?9e]   
▲2012年6月16日冯咬齐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解说神舟九号发射直播实况 }bMWTT  
2xTT)9Tq*  
:;4SQN{2 O  
yvxl_*Ds8  
SHANG XING ^>m^\MuZ  
V;93).-$  
图片 @~o`#$*|  
勤学苦读 筑梦航天 !8$RBD %  
vg(K$o{BT  
图片 f&yQhe6q  
1963年,冯咬齐出生于溧阳上兴公社下塘大队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忠厚勤劳的家风熏陶下,儿时的他白天帮家里干农活挣工分,夜晚挑灯苦读。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始终稳居班级前列,初二时还荣获公社数学比赛第一名,家中墙面贴满了三姐弟的奖状,是邻里乡亲眼中勤奋好学的典范。 =M<z8R  
;'3]{BGcU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二年,他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溧阳南渡重点高中。1980年,他以超过江苏省重点大学录取线的成绩,被华东石油学院录取,成为村里首位大学生。 YwAnqAg  
kon=il<@  
图片 Ei~f`{i  
▲1981年冯咬齐在华东石油学院图书馆留影 QlD6i-a  
' msmXX@q  
>IY,be6>P  
yr{B5z,  
SHANG XING bx>i6 R2  
HmV /> 9  
图片 GBbhar},g  
海外求索 淬炼本领 DB@EVH  
;&,.TC?l  
图片 Bq! cY Wj  
大学期间,冯咬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班长,多次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1984年,他在国家选派留学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赴法国南特大学国立高等力学院深造。在法国这所学术水平名列前茅的著名工程师学校,他以“中国人特有的聪慧与勤奋”赢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xo WT*f  
wPnybb{  
图片 *{5>XH{ x  
▲1987年冯咬齐在法国南特大学国立高等力学院留影  Oh`2t c-  
(X}@^]lpa  
YKs4{?vw  
yVS\Q,:J9  
1989年获博士学位后,为积累先进技术经验,他进入法国高科技企业,从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多项大型项目的技术研究与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电子等领域。 sKfXg`0  
wFL3& *  
p4> ,Fwy2  
CLN+I'uX0  
SHANG XING %S#WPD'Y  
Hr }k5'  
图片 (~()RkT  
赤子归来 报效祖国 x~/+RF XF  
onl>54M^  
图片 f0oek{   
尽管在法国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与成功的事业,但《我的中国心》旋律始终萦绕在冯咬齐心间。十多年的海外经历,不仅没有磨灭他的报国情怀,反而让这份情怀愈发浓烈。2002年9月,冯咬齐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二室的首位“海归”人才。 #D)x}#V\  
}.{}A(^YR  
图片 iV hJH4  
▲2003年航天五院神舟五号返回舱留影  r(`nt-o@  
7& 6Y  
2012年4月,神舟九号飞船出厂前夕,冯咬齐作为动力学环境试验研究室主任亲临大型力学试验现场——神舟九号飞船静静被固定在40吨振动台上,“全身”分布着上百个测试点,数百条测试线如同密密麻麻的神经,共同验证着飞船的力学性能与可靠性。看着眼前紧张有序的试验场景,冯咬齐自豪地说道:“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神舟九号将安全起航。” HomN/wKh  
i&Kz*,pt  
回国20年,冯咬齐见证并直接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航天器年发射数量从几次跃升至几十次,种类已全面覆盖各类地球卫星、月球及火星探测器、载人空间站等。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完成神舟飞船、嫦娥探测器、空间站等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航天器型号的力学试验验证,突破多项技术瓶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十五”至“十三五”航天器力学环境领域军用装备预先研究重点项目,实现“航天器大容量动力学数据采集”“航天器动力学试验新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多项技术发展规划、核心技术培育与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我国航天器力学环境工程达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明一等奖”等荣誉。 $(q8y/,R*-  
G;]:$J  
_N'75  
)|]Z>>%t  
SHANG XING )+Y&4Qu  
hI~SAd ,#A  
图片 !k<:k "7  
心系桑梓 情牵故土 `= "v>qN2\  
7GZq|M_:y  
图片 G|9B )`S  
无论走得多远,溧阳上兴永远是冯咬齐魂牵梦萦的故乡。父母在世时,他每年都要长途跋涉回家团聚;如今虽双亲已逝,清明扫墓仍是他雷打不动的行程。目睹家乡从普通公社蜕变为特色旅游名镇,冯咬齐深感欣慰,并多次在溧阳籍人才恳谈会上建言献策。“家乡的发展始终牵动着游子的心,只要家乡需要,我定当竭尽所能”,冯咬齐说道。 z{?4*Bq  
3s(Ia^  
图片 v8@eW.I1  
▲2022年冯咬齐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大门前留影  @Fx@5e  
FA$zZs10\  
EOVZGZF  
b3U6;]|x  
图片 X\sm[_I  
从农家少年到航天专家,冯咬齐用“吃得苦中苦”的坚韧,谱写了一曲科技报国的时代壮歌。他的故事,不仅是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的生动写照,更是新时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正如他常说的那样,在为国攻坚的道路上,所有的苦都是甜的。 m0( E kK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2459
精华
44
金币
139203
威望
8076
贡献值
38877
银元
30489
注册时间2012-01-01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5-05-16 18:34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EeBSRAfe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