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2022-08-15 13:5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三 X!AD]sK 在我小的时候,临近新年,我母亲总是要准备很多零钱,说是给“发财佬”们用的。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嘴里的发财佬就是指上门乞讨的、送财神贴的、跳狮子的、唱春的等人。特别是,如果唱春的人来的话,母亲总要多给些钱。因为,过年了,母亲更憧憬新年有美好的将来,总是有很多愿望。而唱春人尽讲好话,几乎把她想要的心愿都讲出来了。所以,母亲总是十分的欢迎唱春人上门送福。 >O
z~j>jL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q
Q[i 在欢乐的新春气氛中,唱春人携着小铴锣、龙板终于来了。他们走村串户、挨门挨户地走过。此时,乡亲们一般都在家里,乡下人平时只要有人在家,大门总是敞开着的。唱春人走到人家门口,不用打招呼,敲几下锣后,就开始唱。他们一边唱,一边就往屋里走。 z'!sc"]W6 他们所唱都是吉利和颂扬的话语,直唱到主家开心,酬以零钱或馒头糕点等物为止。唱春人也不嫌多少,伸出铴锣接下,还一个笑脸,道一个谢。然后,再到另一家去唱。 Ec/-f`8 “有一年过年,我到张家园的大队会计周富喜家去唱春。当时,他们家三个女婿和家人在一起吃饭。唱了一会儿,周会计要给我钱。他其中的一个女婿说:慢点,你们不要 o6v'`p' )HL[_WfY 给,我要再听一听的,让他继续唱一唱。” Mb1K:U
“这倒是考验你的时刻了。好,要拿出干货来了!”我插话道。 NbyXi3@v “那个时候,我看到他们家有三张画:老寿星、八仙过海、青松白鹤,我都一一唱过了。于是,我又接着唱他们家里的房间、陈设。如,‘前门开出金鸡叫,腰门开出秀才来’。然后,再依次唱他们家里的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娘等男女老少。唱得大家满堂大笑、喜气洋洋。最后,又唱了《十张台子》、《白蛇传十二月花名》,唱得他们家热闹非凡。”赵景荣老人讲得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 ;bMmJ>[l- “最后,他女婿说:你唱春有水平的嚒!你是我听到过的唱得最好的唱春佬!” s?,\aSsU@ “最后是皆大欢喜,他们家给了我个大彩头:三包大前门,那个时候大前门是带过滤嘴的,四角五分钱一包。还有30多块钱。当时人家生产队里做一天工也只有几角钱呢。” >T)#KQ1t “后来,周会计问我,师傅,你是哪里人啦?” VQV%1f “我把龙板一敲,说:龙板敲得响阵阵,小人本是溧阳人,茶亭乡郑笪里的村。” R #\o*Ta “喔,你还是郑笪村的,我郑笪村还有亲眷的。” k^:+Pp “你亲眷是谁?” &~
.n}h& “再生。” &$x1^ “喔,再生、再荣都是我家里人呢!” ?j:g. a+U “唱春还唱到亲戚咧!”我想,他们肯定又是一番热闹和亲热。 +vSp+X1E 唱春唱近了关系,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并且,还获得人家的首肯,这肯定是他最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时刻吧。 \G~<O071 但是,我知道,很多乡下人并不富裕,而且都较节俭,自己也舍不得化一分钱,哪里会舍得给人家化?况且,在有些人眼里,唱春就是一种变相的讨饭,唯恐避之不及的。因此,唱春历来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所以,有些人家,老远听到春锣声,就关上大门,将他们拒之门外。有的人家,大门倒是开着,但是,你唱了半天,只给你一个小羔小点,就打发你走人了。 fJdTVs@ 他自家村上的一个阿婶说:“每年正月里他到我们村上唱,都是熟人,不给是不好的,也是不好意思的。我们家条件不好,一开始是2毛、3毛的,后来一般给5毛。条件稍好点的人家有给1元、2元的。”
:W6R]y 这样,新年期间,整天马不停蹄在外奔走,一天要走许多路,还要不停地唱,很是累人的。但是,有的唱春人也唱不到多少钱物,还要受很多冷眼。 KB\A<(o, “春节期间,我们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的,落雨时就躲屋檐下。有时候,路远大雨大雪时,晚上就住在人家家里。” ,QZNH?Cp/ 我想,辛好赵景荣老人有两人作伴,相依为命,也可以互相慰藉。 xV+cX*4h 有苦也有乐。 gNj~o^6|@ “每年新年的大年初一,我到我们村或附近村的老板们家里去唱,有时会唱上一个多小时的,唱的内容都不带重复的。他们有的给我300元钱,有的会给500元钱呢。” <`P7^
'z! “这么多嗒,这是几几年的事?” 1oSU>I_i “(20)15年左右。” VS\+"TPuH 我想,每年春节年初一肯定是赵景荣老人的重头戏。他不光要养精蓄锐、备足功课,而且,还要拉一份有次序的人名“清单”的吧。 l.Yq4qW “有次,腊月里我到外地的桥亭去唱。” C"[d bh! “桥亭是哪里呢?” ]T<\d-!CZN “是东山包的桥亭吗?”旁边,另一位年纪较轻一点的郑笪村唱春人说。 t91z
<Y| “是的。那天,刚好碰上下大雪。晚上桥亭的一大户人家就留宿了我们,人家家里铺着锣砖地呢。夜里我们就围在一个大火炉取暖。一开始,人家叫我唱春,后来,又叫我唱山歌。”赵景荣老人眉开眼笑的说,“当时,我说:山歌嘛,大多是情歌。我要把你们唱得心里痒痒的!” {*NM~yQ “我先唱了《撇如马》、《竹别林》等山歌。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Z<4Du “后来,我又唱《掐菜台》:姐在院中掐菜苔,前园掐到后院来。花花菜苔鲜又香,郎在院外要进来。 #FwTV@ (小妹唱)郎呀郎,你要我花花菜苔抓把去,要我鲜花夜里来。 h)o5j-M>4 (小伙唱)妹呀妹,夜里来也自头来,我还不知你小妹的大门朝哪里开?” G,,7.%eib= (小妹唱)我东村头上第三家,黑漆大门就一家。东边娘房西嫂房,中间就是小妹房……” a?NoNv)& “那天,我从晚上7点一直唱到夜里9点多,他们还想要听呢。” =kiDW6
JJU 用现代人的讲法:围着火炉唱情歌,那一定是非常非常浪漫的事情吧。
7FYq6wi “专场演唱,众星捧月”,这种美妙的感觉不是任何人都有的。我想,说唱经历至今还给赵景荣老人留有美好的回忆吧。 vkK8D#K
“唱春当作挣钱养家糊口的一门行业。你什么时候开始学唱春和出门行走江湖的?”我问老人。
*`WD/fG “认得几个字,喉咙、口才、记性也好咾的人就可以学唱春。我22岁时,跟师傅学的唱春,师傅说我喉咙还可以,记性也不错,适合学唱春。26岁时,我就独自出门唱春糊口了。” :%2uZ/cG( “那时,你为何选则唱春为生?” ?Dn
6 “因为,我们家以前是地主,再加上我从小就有眼疾。而且,当时,到处可以去唱春挣钱,收入也可以。所以,我就开始唱春了。” k "Qr 对赵景荣老人来说,唱春是一种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了吧。 v*3tqT(% “那你们唱春都到过哪些地方?” `}o{o “以前,我们到处走唱。东至宜兴张渚和罗埠、西至丁山桥、北至杨庄、南面到戴埠镇。北面我去的少,那边唱春佬多。”赵景荣老人兴致勃勃的介绍。
8n~ o=" “另外,武进还有戴埠等地方的人慕名而邀请我们过去唱,还是专车接送的。例如,大概在2010年左右,武进湟里有人请我去,我们在那儿唱了二天。最后,主家给了我们两条香烟,还有三百块钱呢。” G{!adBna “是的,他们唱春很有名的,在我们这方当(地方)没盖头的。”旁边一位老婶子插话说。 $Ao
iH{f “杨庄还有一个叫杨柏松的,人称杨歪嘴,唱的也蛮好的。”赵景荣老人补充说。 yM`QVO!; 我想,能得到他的首肯,这位杨柏松老者肯定又是一位大神级的唱春人物。 -S6^D/(; “那你们是溧阳唱春界的‘南北双雄’啰!”我紧跟着道。不过,还有后一句没说出来:那 应该称“南独眼”、“ 北歪嘴”了!” 0\DlzIO “那你们唱春怎么出去?” yq]/r=e!k “一开始都是靠徒步、乘车。后来,两人骑一俩自行车,我带着她。带了她几年后,又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出去。再后来,就骑电瓶车了。不过,没骑几年就不再出去唱春了。” g5>c-i “一行有一行的道和规矩。”谈起唱春,赵景荣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U_oei3QP “有时候,人家还会当面出难题考验你的。”赵景荣老人接着讲了一件事情,说,“有一次,我到宜兴徐舍的一个茶馆里去唱春。唱完后,人家把铅角只(赏钱)直接丢在地下。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K[s!3.u 还有这种事情?在我们看来,这不是侮辱人吗? FrL
;1zt “这是人家在考察我的道行,”赵景荣老人不以为然的继续说,“看看你,师傅有没有教过你!你应当蹲下来,用龙板把钱刮进铴锣内。” SYaL@54 “这是唱春人沿袭传下来一个规矩,受人钱物时绝不能用手去拿,而应将小铴锣翻过来当作盆子来接。” Nxr %xTD “为什么要这样做?” {Hr
P;) “如果直接用手去接,会被人看作是‘叫化子’的。 ” NB)$l2<d 哦!原来,唱春人也有他们的清高。他们说唱是“送春”,送祝福,不是讨饭。这种动作表明他们是有身份的艺人,以此保持了一点体面。 e00s*LdC “因此,如果你用手去捡,人家就要说:你拜过师傅没有?唱春人谁会用手去拿的?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你就要用龙板来刮。” gg+!e#-X “如果,你刮不进,人家还会帮你把钱拿起来,再放进铴锣内呢。” DMpNmF> “还有,我到宜兴的罗埠一家人家去唱春,人家把钱放在板凳上。这时候,你怎么唱?怎样拿酬?” O@7={)6qc “你道行不高的话,人家会把你的锣也拿下来的哇。人家这是试一试你懂不懂,盘一盘你的底。” ^sb+|b 哦,原来人家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试探考验。同时,调节气氛、娱乐消遣。 w
NtPh& “而且,唱春人停了唱,接了酬,要弯腰客客气气的道谢。然后,面朝主家,往后退着走出屋,不能立即转屁股走人。”赵景荣老人一本正经的说,“这样表示对主家的尊重。”
"}ZUa~7 还有这种规矩,这个我平时倒没有注意过。唱春人不光有体面,还很有礼貌啊! i0py5Q 唱春人需要嗓音好,还要有点才气,有点天赋。因此,唱春也是凭本事、技能吃饭。所以,唱春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就像歌唱家、演员一样,只是表演的方式、舞台不同而已。 :kw14?]_ 四 “唱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和赵景荣老人探讨起唱春的历史来。 9|5>?'CqP “据老一辈的讲,唱春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至清代,与常州道情、滩簧、山歌等民间艺术一起已相当流行。” C[2LP$6*/ 据资料所知:唱春是从常州山歌(吴歌)和小调中发展起来的,并汲取了它们的精华。唱春和山歌有密切的联系,以前很多唱春人都会唱一些山歌。 vWq/A . “我18岁时,就跟我‘小青娘’师傅学的山歌,唱春是后学的。我现在肚子里的山歌多着呢。”随后,他又唱了好几首山歌给我听,如山歌《撇如马》选段。 GW~ ZmK “……(小伙子:) XMi)PXs$ 小妹说话太无情,我翻山过岭为何情? lDF26<<\` 我不为别人就为你,我脚踏露水频上身。 a&)4Dv0 (山妹子:) ov%.+5 P 情哥郎说话太无情,我半夜开门为何情? Y. 1dk 我不为别人就为你,我爹娘打骂好伤心! j"wbq-n,7 (小伙子:) Q|&Wcxq2! 小妹说话太无情,我没有空手进你绣房门。 cjyb:gAO 我到布店订了大红缎子一匹二匹无数匹,红绿丝线要用磅秤秤。 $?Z-BD1 (山妹子:) ,Jqk0cW2 情哥郎说话太无情,我并没有叫你空手出房门。 E*]%@6tH 你脚上的花花香香一双二双无数双,花花香袋不离身。” ("T8 mt[w> 轻快的调子和生动形象的唱词是否和唱春相似? 6 ,j&u7 这些下里巴人的山歌曲调爽朗、生动鲜活、情感质朴。看来,赵景荣老人不光精通唱春,而且,还是个情歌(山歌)王子。 Hr/3nq}. 可惜,如今山歌、小调日渐淘汰,唱春也苟延残喘了。 AiOz1Er
“我听说,在文革时期,山歌、唱春活动曾当作封建迷信被禁止。破四旧时,唱具都要被没收,唱本被烧毁,到处不能唱,唱春濒于销声匿迹,是不是这样的?”我问赵景荣老人。 68YJ@(iS “是的。不过,大概(19)76年后,又允许唱了。” y>iot e~ “在实践中,唱春也要不断学习和创新。”赵景荣老人总结说,“我们自己创作新曲。同时,也从人家那儿吸收新的唱法、技巧以及段子。” ^,,lo<d_L 改革开放后,老一辈唱春艺人重拾春锣说唱、授徒传承,使得该项传统曲艺得以延续。而且,他们与时俱进,唱春的唱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很多新的唱曲内容健康、唱词生动。他们用质朴的唱词歌颂党的各项政策,歌颂了国家的富强康盛,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赞美溧阳的乡土人情。 _ H$^m
#h “例如,以前有老的《十张台子》,后来,我们进行创新改编创作了新《十张台子》。”赵景荣老人说着,又兴致勃勃的开始了演唱: LAcK% “一张台子四角方,封建势力国民党。 qytH<UB 卖国奸贼汪精卫,敲诈勒索蒋匪帮。 z3|)WS^ 两张台子配成双,中国诞生共产党。 j`LvS 人民战争力量大,日本鬼子来投降。 V(6GM+
三张台子桃花红,百万军中是贺龙。 u.R 革命旗帜举得高,南昌起义立大功。 p({)ZU3 四张台子四角平,中国出了习伟人。 n.tJ-l5[ 各项事业条条兴,全面小康举世惊。 O9jpt>:kZ 五张台子是端阳,克强总理坐中央。 GJP\vsaQ 三中全会找航向,工农联盟都赞扬。 fNNik7 六张台子荷花放,百万雄狮渡长江, D! $4 蒋匪跑到台湾去,五星红旗飘四方。 +x:-
W0C: 七张台子真精巧,南京长江造大桥。 e_z"<yq 铁路直达北京站,四化建设早来到。 ^e4y:# Nu 八张台子只只好,工人阶级来领导。 e,rCutA) 农民实行机械化,产量不断来提高。 QCVwslj,K 九张台子菊花黄,家家粮食堆满仓。 [X=J]e^D 农民生活大提高,党的政策真英明。 @ 9q/jv` 十张台子张张新,革命前辈毛泽东。 A_xUP9g@? 朱总司令功劳大,小平思想万代红。” 9!UFLZR 我真的很佩服:虽经历坎坷,但唱春人一直坚持传承和创新。 ," ~4l&
“还有很多其它新曲,如《劝赌》、《赞新农村》、《乡邻好》、《奔小康》等等。” !Q" 3B6
86 “你收过徒弟没有?” +t`QHvx
v xGVL|/?8 “收过两个。” ^ Z~'>J “不过他们都很早就不唱了,都做老板了。我以前唱春可以一年唱到头。如今,早就没有人走街串巷的唱春了。我现在不唱也有五、六年了。”赵景荣老人叹息地说。这是我所见的老人唯一一次哀叹。 [/Ya4=C@ 哎!后继乏人、无处可唱。虽然,唱春现在已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这些老艺人们慢慢变老,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朵民间艺术奇葩正面临绝迹的境地。 _?J:Z*z? 六 “这次,你们就在自家门口,自己为自己唱一次,怎么样?”我最后提议道,“我给你们 6z>Zm1h 拍个照,这样好给你们留个纪念。” (25v7Y] 在我的建议下,于是赵景荣老人和其夫人又重新拿起了春锣、春板和竹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69K*]s
然后,他们继续又说唱起来:“吃酒要吃状元红,访友要访好宾朋。唐王访出薛成贵,文王访出姜太公。” aVbv.> “脚踏金阶步步高,贵府门庭吉星照。唱春唱得满院春,一年更比一年好。” 9_5tA'Q 赵景荣老人抑扬顿挫、慷慨而唱。 WzxDnd<B “踢踢嘡,踢踢嘡……嘀×,嘀嗒×……”,余音绕梁,锣和板合奏,发出有节奏的美妙声音,一如琴瑟和谐。 50
J"cGs~ 两位古稀老人穿的干净,唱的从容,自有仙风道骨之气。 Q?"-[6[v 唱完后,赵景荣老人和其夫人依职业习惯,挺值腰杆,面朝屋内,倒退着要往屋外走。 XF=GmkO 此情此景,看着他们斑白的两鬓、沧桑的面容,还有略显蹒跚的步伐,我也忍不住,赶紧从衣兜里拿出一包烟,放在老人的春锣盘中。 F G5e{ “谢谢、谢谢。”老人躬身弯腰,继续往屋外走。
WeqQw?- 随后,我赶紧跑到屋外,给他俩拍了几张照。 :.%Hu9=GL 七月,傍晚的盛夏,屋外头顶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炙烤的空气和大地仍有余热。一轮滚圆滚圆的夕阳正缓缓地向地底坠去,天空已染成了火焰一般的嫣红。这嫣红也染红了我的心。渐渐的太阳身边聚拢了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晚霞展示着天空最后的美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