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q#,6 本期溧阳家校共育话题:妈妈的爱。本期讲师:蒋亚芳,溧阳市外国语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溧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曾获得“常州市特级班主任”、“常州市优秀班主任”、“溧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动感中队”。
8SKrpwy D5?8`U
m= 一次考试引起的思考
0x!&> 1.妈妈的烦恼:三年级的“熊”孩子究竟怎么了?
@&O4a2+ 自从孩子上三年级以来,家长朋友们又增添了很多烦恼,尤其是妈妈们,已经心力憔悴了。
HRDpFMA/~ 妈妈:我的状态很糟糕,具体体现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很茫然。一、二年级时,我并没有觉得教育孩子有多难,感觉一切都顺风顺水。可是,一踏入三年级,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面对熊孩子的调皮捣蛋,经常不知所措。心灵鸡汤平时没少读,真正遇到问题时,就是做不到。每次都是前一秒钟还发誓要好好沟通,后一秒钟看到把我的话当耳边风的熊孩子,气就不打一处来,朝孩子乱吼乱叫,一度弄得亲子关系很紧张。现在只要孩子做作业,我就拿个小棍子坐在旁边,如果边做边玩,就抽他……
p.=9[` 2.一次考试:妈妈的爱
wLXJ?iy3 家长朋友们,你是否觉得自己牺牲了所有的爱好和业余时间,把精力、财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您是否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呢?您还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的作文话题吧。“因为有爱,这个世界才如此美丽。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对你的爱吗?你给予过别人爱吗?选择其中一件事写下来,要写出事情的具体经过,题目自拟。”和您分享几篇孩子们的考场作文:
U"p</
Q 孩子1: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妈妈的爱是香的,像花香。但我妈妈却在用另一种方式爱着我,那就是——催促!我的一天完全是在妈妈的催促中度过的。我放学一回到家,就迎来了妈妈的催促:“快去写作业!”我只好不情愿地拿起书包,去房间写作业。过了一会儿,我又迎来了妈妈的催促:“怎么才写这么点?这样子,期末考试可怎么办?什么?都五点半了!得!得!得!快点去吃饭!”我只好先去吃饭。吃完饭,我挪动着如同绑着铅一般的脚步去写作业。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妈妈终于不催促我了。
V\<2oG 孩子2:我的妈妈很温柔,有时对我很好,有时对我很凶,记得有一次,我只有考到89分,妈妈批评我又没考好,凶起来像只大老虎。
R5 4[U ……
X(nyTR8 班上45个孩子,有20个孩子写的是“妈妈的爱”。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孩子和妈妈关系亲密,写妈妈给予自己爱的事情太多了。可是试卷发下来后,读着孩子们一篇篇考场习作,忍不住有些心酸。妈妈平时很温柔,也很爱“我”,只要一辅导起孩子的作业来,妈妈就“暴跳如雷”,像只“大老虎”,因此,妈妈的爱不是蜜糖,不是花香、而是唠叨、催促、批评……如果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当成“爱”传递下去,孩子的生活会幸福吗?
K=v:qY4Z 思考:懂比爱更重要
^Q$OzsEk 都说三年级是小学中的一道坎,我们只有先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知其根源,对症下药。”他们的心理和体能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
#T^2=7 w 1.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三四年级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在对自我的评价上,他们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逐渐独立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对自己评价偏高,有时甚至“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产生。反之,有的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或某方面表现不足,得不到班级同学的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信心。
y-1e(:GF 2.情绪不稳定。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遇到小事情便容易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冲动,常常为一点小事而面红耳赤,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写在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