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楼主黑兔于2019-07-18 12:27发表的 :何为“礼” ?
#84
<aM 0^5*@vt 在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 ( 父系氏族阶段,向阶级社会过渡期 ),“礼” 最初为是用玉祭祀神灵的一套仪式,所谓“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璧、玉琮、玉璋、璇玑等即行礼之物,是“礼物”的源头。
7Ya4>*B ;zMZ+GZ?;+ .......
(2019-07-18 12:27)
: h"Bf@3
{8!\aYI 何为“礼” 、“理” 、“法”?
.3yoDab /|
nZ)? 在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 ( 父系氏族阶段,向阶级社会过渡期 ),“礼” 最初为是用玉祭祀神灵的一套仪式,所谓“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璧、玉琮、玉璋、璇玑等即行礼之物,是“礼物”的源头。
b7]MpL Dz<"eyB\ 到夏商周三代,奴隶主阶层制订了复杂的礼仪、礼制,包括了祭祀天地与神明、祭祀祖先、礼乐制度、礼节标准、等级制度等等,用于强化贵族阶层的言语、行事规范,巩固对平民和奴隶阶层的统治。 “周礼” 即是一例。
<{t*yMr q_5hKipd\b 到封建社会, “礼” 的涵义主要保留在祭祀、礼节、礼貌等领域。其余大部分社会功能则由 “理” 和 “法” 兼而代之。所谓 “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王法律历” 则是具体形式和体现!
3Pj#k|(f[0 7P&O{tl( 中国近代、现代的“礼” 仍然体现于“礼仪”、“礼貌”、“礼节”、“祭祀” 这几块。
({"jL*S,q A/WmVv6 “礼” 的本质是尊重、仪式、形式、规范、规矩、规则。“礼” 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礼” 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与阶级社会。
1MntTIT
^)qOILn “礼”、“理”、“法”、“规” 本同源,是同源、分化、发展的关系!
EWcqMD]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