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

论坛入口 -> 百姓生活 ->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大龙 2024-04-12 10:38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R.l?Bg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zMQ|j_ l9E  
   读了杨海福先生(以下简称杨先生)的文章“我上省中的那些事”(“平陵一哥”发表于2024年4月9日的《溧阳论坛》),心有戚戚…… UHW;e}O5  
   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住农村的杨先生考中在县城的溧阳最高学府“省溧中”——即江苏省溧阳中学,从离城十五六里的杨庄公社小河大队第一生产队“进城”,到省溧中初中求学。到了七十年代,我和杨先生“异曲同功”,来了一个“逆向奔赴”——从“省溧中”毕业,到当时距县城约30公里的平桥公社锁山大队落户,开启了我的“人生旅途”。 ;'J{yl RQ  
   当时,平桥公社设有两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中安置点,一个叫西山林场,一个就是锁山林场,这也是全国城市(镇)青年到农村劳动(即下放,也叫上山下乡)的十数个年头后,是吸取知青下放十几年,插队落户、分散安置的弊端而产生的“知青点”的一种形式。 9oA.!4q  
   城(市)镇的青年下放农村,也是分类归口的,我所下放的锁山林场,接收的是溧城商业口、工业口的职工子女。县属范围较小、职工子女人数较少的单位或部门,就“挂靠”较大的“口”,比如我,家父在机关工作,我就挂靠在“工业”口,到锁山那天也是用县机电厂的大卡车把我送来的。 4`+hX'  
   先我到锁山的知青已有多位,商业口的红娟、建琴、建红、锡萍、美华、科荣、勇祥、志清等,工业口的志荣、彧夫、丽春等,后来工业口又有以威、我和挂靠的莉等人,由于当时也是新建点,集体宿舍尚在筹建,因此我们也是在锁山村民家分散住宿、集中劳动、集中就餐、统一管理。还有分别来自商业口工业口的两名干部带队,林场方面也有人员配备,以帮助我们走好“人生第一步”,从生活上、生产上及人际关系方面待人处世,提供帮助、指点。就这一点,和我们的“知青前辈”比,想想还真是很幸运的。 (~FLG I  
   就我们“知识青年”而言,从在家时小公子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到知青、到农民,转身说不上“华丽”,但在当初的历史大背景下,还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并不是个人能左右的。记得当时父亲所在的机关党委某书记,就我的下放问题给我父亲施压,说“你是要你的工作(前途),还是要你儿子留城”。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种两难的选择面前,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中,许多青年学子就这样离乡背井,到广阔天地去“修地球”了。 Nm]\0m0p-  
   杨先生是我的老熟人、老兄弟、老朋友,他应该属于“老三届”的,他的经历“跳龙门”,受“文革”的影响,龙门跳得不是很成功,但我知道,他的人生很精彩,很成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这是很值得点赞的。 &MsBcP[  
   我至今和我那批下放在一起的“知青”朋友友谊不断,有时还在一起聚聚。我们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也是终结者。后来,我们当中有的参军、有的返城后进入工厂、商店,还有的进入了教师行业,从业真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 SZQ4e  
   如今,我们都老了,都进入了退休大军的行列,那段上山下乡的岁月也早就进入了历史的回忆。 1p9+ c~4l:  
   我和杨先生一样,如今都是“老”人了。 }];_ug* "  
   各人有各人的历史,六十年前,杨先生“鲤鱼跳龙门”,五十年前,我“光荣”的上山下乡,不管是从农村到城市、抑或是城市到农村,我们都是轰轰烈烈的历史见证人,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sd~T  
   其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要求和价值衡量,当你来到工作的终点回望时,你会发现,过去的一切(即便有不堪回首)都是有价值的,有味道的。 =!%+ sem  
   明白这一点,当你来到人生的终点时,你就可以释然于心、安然于世了。 I7nZ9n|KU  
   你,就是你自己的那个独立的“品味者”。 Pkw ` o #  
[attachment=3634361] tkGJ! aUt  
L E>A|M$X  
~ -hH#5  

风凌渡 2024-04-12 11:55
见证特殊历史的人

涅盘的凤凰 2024-04-12 11:58
优秀。结尾应该有掌声

春岭樵夫 2024-04-12 14:10
老三届,就是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三届学生在68年离开学校下乡务农,农业户的称为回乡知青,杨海福就是; 供应户的下乡插队,称为下乡知青,本人就是。我是老三届中最老的一批,66届高中毕业生。68年才迟迟拿到一张印刷简陋的毕业证书,然后下乡插队。一晃56年矣!

茅尖花红 2024-04-12 14:20
我的跟帖怎么不见了? JrTSu`S('  
论坛小编怎么这样玩?

溧阳、老张 2024-04-12 16:45
下乡知青,……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人都老了,一切都过去了。

hzq 2024-04-12 18:08
我认为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辛苦,使命是做大事的人才有的,普通人养家糊口这有辛苦。

hzq 2024-04-12 18:10
引用
引用楼主茅尖花红于2024-04-12 14:20发表的  :我的跟帖怎么不见了? p2PD';"  
论坛小编怎么这样玩? (2024-04-12 14:20)  L1`^~m|  
iYA06~ d  
他们感觉有点不对,保命要紧。这就是现实的媒体,可以假不可以实。

茅尖花红 2024-04-12 18:20
我也是当年的插队“知青”,在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回城,尝尽人间酸甜苦辣。 MQ2gzKw>  
每个下乡知青,都有自己的故事。

1386109 2024-04-12 19:23
现在应该还要这样锻炼锻炼

大龙 2024-04-12 21:51
引用
引用楼主春岭樵夫于2024-04-12 14:10发表的  :老三届,就是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三届学生在68年离开学校下乡务农,农业户的称为回乡知青,杨海福就是; 供应户的下乡插队,称为下乡知青,本人就是。我是老三届中最老的一批,66届高中毕业生。68年才迟迟拿到一张印刷简陋的毕业证书,然后下乡插队。一晃56年矣! (2024-04-12 14:10)  \UGs_5OT  
hqFK2 lR  
同是上山下乡人,相逢未必先相识

大龙 2024-04-12 21:53
引用
引用楼主1386109于2024-04-12 19:23发表的  :现在应该还要这样锻炼锻炼 (2024-04-12 19:23)  be$wG O=Ts  
X{9D fgW  
现在说法不同了,“大学生村官”

绿树掩窗斋主人 2024-04-12 22:00
知青故事,三个晚上都说不完。

绿树掩窗斋主人 2024-04-12 22:11
引用
引用第3楼春岭樵夫于2024-04-12 14:10发表的  : gPT-zul  
老三届,就是66、67、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三届学生在68年离开学校下乡务农,农业户的称为回乡知青,杨海福就是; 供应户的下乡插队,称为下乡知青,本人就是。我是老三届中最老的一批,66届高中毕业生。68年才迟迟拿到一张印刷简陋的毕业证书,然后下乡插队。一晃56年矣! +%7yJmMw  
DCPK1ql  
张老师插队那是全家下放吧?我们生产队就有两种,一种全家四口下放,一种两个女知青分配到生产队。他们都来自常州。 yj `b-^$?  
全家下坊的男主人很有学问,估计是一个干部(也许是教师)。大队舍不得闲置人才,让他给农民上夜校、讲哲学、教农民识字,然后可以算工分。我那时不懂什么叫哲学,但喜欢晚上跟外公去蹭课,居然还听懂了他讲的“一分为二”的道理。 M9_ y>N[0  
我们大队的知青,学以致用的还有两位,一位培养出了九二零(一种催长素)、一位凭他自己自学的中医学知识,当了赤脚医生。 Nw+0b4{  
至于知青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事情,那笑话可就多了。 S?D|"#-,  

平陵一哥 2024-04-12 22:18
引用
引用楼主大龙于2024-04-12 10:38发表的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 7m~.V[l1  
vOy;= 0$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wj<d>m  
   读了杨海福先生(以下简称杨先生)的文章“我上省中的那些事”(“平陵一哥”发表于2024年4月9日的《溧阳论坛》),心有戚戚…… ]dHU  
   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住农村的杨先生考中在县城的溧阳最高学府“省溧中”——即江苏省溧阳中学,从离城十五六里的杨庄公社小河大队第一生产队“进城”,到省溧中初中求学。到了七十年代,我和杨先生“异曲同功”,来了一个“逆向奔赴”——从“省溧中”毕业,到当时距县城约30公里的平桥公社锁山大队落户,开启了我的“人生旅途”。 @d:TAwOI'  
   当时,平桥公社设有两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中安置点,一个叫西山林场,一个就是锁山林场,这也是全国城市(镇)青年到农村劳动(即下放,也叫上山下乡)的十数个年头后,是吸取知青下放十几年,插队落户、分散安置的弊端而产生的“知青点”的一种形式。 #!wu}nDu  
....... -`sK?*[{J  
qF C0$:z&  
又一篇纪实性的回忆美文!点赞!

天目深瞳 2024-04-12 23:18
诗词大国总有美词,吃煞格苦,还要来句:青春无悔之类以壮声色。 48vKUAzx`  

春岭樵夫 2024-04-13 08:33
引用
引用楼主绿树掩窗斋主人于2024-04-12 22:11发表的  :张老师插队那是全家下放吧?我们生产队就有两种,一种全家四口下放,一种两个女知青分配到生产队。他们都来自常州。 04g=bJ  
全家下坊的男主人很有学问,估计是一个干部(也许是教师)。大队舍不得闲置人才,让他给农民上夜校、讲哲学、教农民识字,然后可以算工分。我那时不懂什么叫哲 .. (2024-04-12 22:11)  D]X&Va  
W: R2e2  
我是68年下乡插队知识青年,按街道分配在余桥公社直埂大队,后天因全家下放迁至庆丰公社。最后一批“统筹解决”才辗转回城。 '0|0rwx  
回顾个人经历,可以说我学习的数理化等知识一点没有发挥作用,一生很落魄。时代的一粒灰尘,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cc`+rD5I-  
我非常欣赏黄金川老师在一次知青聚会上讲的一句话,大意是: 老三届的同学们,如果没有那次运动,他们的工作、生活一定比现在好!…… +LFh}-X{_  
我是68年下乡插队知识青年,按街道分配在余桥公社直埂大队,后天因全家下放迁至庆丰公社。最后一批“统筹解决”才辗转回城。 8 -]\C  
回顾个人经历,可以说我学习的数理化等知识一点没有发挥作用,一生很落魄。时代的一粒灰尘,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v9*D`7L  
我非常欣赏黄金川老师在一次知青聚会上讲的一句话,大意是: 老三届的同学们,如果没有那次运动,他们的工作、生活一定比现在好!……

春岭樵夫 2024-04-13 08:40
很遗憾,手机上跟帖不会编辑,重了。

春岭樵夫 2024-04-13 08:44
引用
引用楼主天目深瞳于2024-04-12 23:18发表的  :诗词大国总有美词,吃煞格苦,还要来句:青春无悔之类以壮声色。 (2024-04-12 23:18) (b!`klQ  
,Hq*z c c  
说得对,“青春无悔”是忽悠人的伪命题,因为知青下乡不是自己选择的道路,无处后悔。 f-]5ZhM'  

春岭樵夫 2024-04-13 08:50
               我平庸,我快乐 )$Tcip`  
  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风靡一时,“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那段经典名言感动了几代人。我和我的儿女、孙都能倒背如流。我青少年时代,每次读到想到这段名言就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满脑子充满“远大抱负”、“伟大理想”。 LA\)B"{J  
     己过了古稀之年,蓦然回想这段名言,感慨之余有了新的理解。这段经典名言,看似豪言壮语,实质是不切实际的空话1946年出生在溧城码头街,在缺吃少穿中长大,终日饥肠辘辘;始终惆怅惘然,焦虑升学和饭碗。我66年高中毕业,68年下乡插队,从余桥公社到庆丰公社生活异常艰难曲折。煎熬到79年,知青“统筹解决”,才安排在南渡油米厂当机修工后调回溧阳城,在粮食局下属单位工作,体制变更,内退回家,变相下岗。……我的一生实在太平庸了,几十年的的坎坷经历,实际虚度年华,真正碌碌无为,找不到一点闪光点我一生就是为稻粱谋,没有为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作了一星半点贡献。但是我没有“悔恨”,也没有“羞愧”。我至今没有弄清什么是“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什么要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它呢?              要说悔恨,下放知青有一句流行语:“青春无悔”。我感觉知青对上山下乡是“有悔”还是“无悔”,是一个伪命题。后悔,是一个人对自己过去没有做或做过的某一行为的抱怨和内疚。对于知青这个人群,有悔还是无悔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上山下乡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当你无法主宰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而必须要服从国家或组织安排时,你没有选择。既然没有选择,你对这种命运安排就怎么能谈论“有悔”还是“无悔”?那些天真的“远大抱负”、“伟大理想”必然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得烟消云散。我经平凡,人生平,但是做人始终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为什么要羞愧呢:我不明白,一个正常的人,在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是快乐和满足,而要悔恨和羞愧呢?……

老树根 2024-04-13 08:52
引用
引用楼主hzq于2024-04-12 18:10发表的  :他们感觉有点不对,保命要紧。这就是现实的媒体,可以假不可以实。 (2024-04-12 18:10)  3x 9O(;k  
b=#3p  

春岭樵夫 2024-04-13 09:17
   往事如过眼烟云,人老了,回头看看,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富裕还有贫困,辉煌还是平庸,最终都归于黄土一捧。我年近八旬,来日无多,清心寡欲,淡然释然,不与任何人作无谓的争论,希望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溧城某甲 2024-04-13 10:21
往事如过眼烟云,人老了,回头看看,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富裕还有贫困,辉煌还是平庸,最终都归于黄土一捧    对老人言: 看开了!不要争天夺地!对年轻人来说可不行,要奋发向上。

大龙 2024-04-13 10:41
引用
引用第12楼绿树掩窗斋主人于2024-04-12 22:00发表的  : =JVRm 2#*  
知青故事,三个晚上都说不完。  V'mpl  
^ _+ks/  
知青,一个时代的称呼。知青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

天目深瞳 2024-04-13 10:45
不愚昧,不平庸,无内疚,君子风骨坦荡荡,就是闪光点。 ItaJgtsV  
:T{or-  
前名人的那段名言,是为了那个理想国而奋斗,因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圣徒般的情结,要站在他们那个时代情景里去理解,这也是一种献身般的崇高,很容易被利用与玷污。当和平安宁后,保尔有句话也很刻骨铭心,只是不是流行的。他说:如今看到的,完全不是当初所向往的。这是理想泯灭的痛彻心扉之语。理想国破灭了,但是保尔柯察金的个人品质还是如金如玉,令人崇敬。个人认为。

溧城某甲 2024-04-13 10:58
引用
引用楼主天目深瞳于2024-04-13 10:45发表的  :不愚昧,不平庸,无内疚,君子风骨坦荡荡,就是闪光点。 RsOK5XnQn  
{ a_L /"7  
前名人的那段名言,是为了那个理想国而奋斗,因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圣徒般的情结,要站在他们那个时代情景里去理解,这也是一种献身般的崇高,很容易被利用与玷污。当和平安宁后,保尔有句话也很刻骨铭心,只是不 .. (2024-04-13 10:45)  C,<TAm  
y]CJOC)/K  
我们的信息很不完整,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里。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人,现在乌国人如何评价保尔柯察金?可以想象一下?

天目深瞳 2024-04-13 19:47
引用
引用楼主溧城某甲于2024-04-13 10:58发表的  :我们的信息很不完整,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里。保尔柯察金是乌克兰人,现在乌国人如何评价保尔柯察金?可以想象一下? (2024-04-13 10:58)  Hb$q}1+y  
b;O+QRa  
前苏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了,后又在经历战争。他们对于保尔柯察金的评价,肯定是正面的多。理想国乌托邦不是个人的事情,是团体与社会的历史。保尔在年轻时代的奋斗与付出,记录了他没有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所以他是不用羞愧的。一个人为社会奋斗落下残疾,付出远远超过了回报,这样的人生不应被否认,被抹杀。在社会,在家庭,勇于付出的人,评价都是好人。 :_H88/?RR  
如同现在,当消防、抗洪的英雄牺牲了,回归故里,大街上的人们肯定要停留要致敬,是一个道理。任何时候,社团都需要英雄与侠义。

王工木 2024-04-13 20:17
引用
引用第21楼春岭樵夫于2024-04-13 09:17发表的  : ^ne8~ ;Q  
   往事如过眼烟云,人老了,回头看看,人生在世几十年,无论富裕还有贫困,辉煌还是平庸,最终都归于黄土一捧。我年近八旬,来日无多,清心寡欲,淡然释然,不与任何人作无谓的争论,希望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kswf  
5WT\0]RUa  
&}O!l'  

溧城某甲 2024-04-14 08:11
引用
引用楼主天目深瞳于2024-04-13 19:47发表的  :前苏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了,后又在经历战争。他们对于保尔柯察金的评价,肯定是正面的多。理想国乌托邦不是个人的事情,是团体与社会的历史。保尔在年轻时代的奋斗与付出,记录了他没有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所以他是不用羞愧的。一个人为社会奋斗落下残疾,付出远远超过了 .. (2024-04-13 19:47)  ;'QY<,p[e  
l@r wf$-  
恰恰相反。

溧城某甲 2024-04-14 08:14
当年的汪精卫,牺牲本民族利益,投靠外族,欺负自己人,成了被人唾弃的“汉奸”。

躬耕溧阳 2024-04-14 08:38
保尔柯察金,当前评价:  乌女干。

天目深瞳 2024-04-14 16:40
上面两位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这是个人评价正脂化,也是情绪化的表达。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名人,但他是一个普通士兵,认识布尔什维克的时候他还是个少年,他的自传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把他安上乌奸名号,是大大的抬举了他?保尔是大洪流中的一员,竟然有资格做汪某秦某的大手笔文章,这是要抬得太高来摔死他?还是博得眼球的效应?呵呵! 6$s0-{^  
苏联解体前,解构历史一度很时髦,有重现历史真实的,也有诬陷捏造的,言论自由难免泥沙俱下。

茅尖花红 2024-04-14 18:28
从多种渠道多了解一下乌克兰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历史,也许会有全新的认识。 dM s||&|&  
也可以在微信群“溧阳老话馆”里讨论一下。

茅尖花红 2024-04-14 18:37
引用
引用楼主天目深瞳于2024-04-14 16:40发表的  :上面两位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这是个人评价正脂化,也是情绪化的表达。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名人,但他是一个普通士兵,认识布尔什维克的时候他还是个少年,他的自传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把他安上乌奸名号,是大大的抬举了他?保尔是大洪流中的一员,竟然有资格做汪某秦某的大手笔文 .. (2024-04-14 16:40) %7v@n+Q  
 /MqXwUbO  
……知道吗? /pN'K5@  

天目深瞳 2024-04-14 20:04
引用
引用楼主茅尖花红于2024-04-14 18:28发表的  :从多种渠道多了解一下乌克兰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历史,也许会有全新的认识。 f `y" a@  
也可以在微信群“溧阳老话馆”里讨论一下。 (2024-04-14 18:28) d]CviQUq  
97Zk P=Cq  
了解了一部分,但是文章留不住,你懂得。 h41$|lonU%  
Z>x7|Q3CX  

绿树掩窗斋主人 2024-04-14 21:07
不是一个频道,话题扯远了。 ,2,SG/BB  
小老百姓,还是说说往事、谈谈过往甚至风月,博取大家一笑或者几滴眼泪比较实惠。

躬耕溧阳 2024-04-15 08:11
引用
引用楼主绿树掩窗斋主人于2024-04-14 21:07发表的  :不是一个频道,话题扯远了。 H+a~o=/cR  
小老百姓,还是说说往事、谈谈过往甚至风月,博取大家一笑或者几滴眼泪比较实惠。 (2024-04-14 21:07)  `dDa}b  
m}98bw  
是扯远了。都是那个“春岭樵夫”老头惹的事。 - %|P  
原来聊聊知青上山下乡的事,扯到保尔头上去了。 *zq.C  
从上面跟帖来看,很多人是不能明辩是非的,以坚持“正确立场”,先入为主,改变不了。

枫叶又红了 2024-04-15 10:14
引用
引用楼主春岭樵夫于2024-04-13 08:33发表的  :我是68年下乡插队知识青年,按街道分配在余桥公社直埂大队,后天因全家下放迁至庆丰公社。最后一批“统筹解决”才辗转回城。 e 8,{|a  
回顾个人经历,可以说我学习的数理化等知识一点没有发挥作用,一生很落魄。时代的一粒灰尘,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4qt+uNe!  
我非常欣赏黄金川老师在一次知青 .. (2024-04-13 08:33)  il12T`a  
@lS==O-`f  
你那个“黄金川老师”会不会是“芮金川”?

枫叶又红了 2024-04-15 10:15
那时候下放到林场的已算幸运儿了!

春岭樵夫 2024-04-15 10:50
引用
引用楼主枫叶又红了于2024-04-15 10:14发表的  :你那个“黄金川老师”会不会是“芮金川”? (2024-04-15 10:14)  rVH6QQF=\  
U&P{?>{u  
是芮金川老师,写错了,抱歉。 i5"5&r7r  
谢谢你!


查看完整版本: [-- 也说说我在乡下的那些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5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26009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