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喋血东窑——新四军伤员罹难追记文/涂俊明(转自《常州日报》) --]

论坛入口 -> 百姓生活 -> 喋血东窑——新四军伤员罹难追记文/涂俊明(转自《常州日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荷叶一珠 2020-03-29 13:56

喋血东窑——新四军伤员罹难追记文/涂俊明(转自《常州日报》)

1945年6月10日上午,在江苏溧阳上黄镇一个叫东窑的地方,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新四军伤员被和平军(抗日战争时期华中伪军之一)包围屠杀事件。 >xP $A{  
h+Dg"j<[  
1945年2月,新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确定了向东南发展、南进浙江敌后抗战的战略部署。自2月至6月,我军在进军途中屡遭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与进攻,被迫在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三次反顽自卫战,爆发了为时5个月的天目山战役。 AFMAgf{bD  
rxa8X wo8  
此次战役的新四军伤员被分散转移。1945年春,一部分伤员自广德临时转移到溧阳上黄镇东部的原东窑遗址,遭到了和平军围捕袭击,发生了这场血腥的杀戮。 _HGDqj L  
MHxv@1)K|Y  
东窑,位于长荡湖与蒲玕荡之间,砖瓦窑旁有一条连接太湖的河流。这条河自长荡湖下游沿东出口,流经上黄镇东部数村,此段叫上黄河;拐弯折向东南,直流蒲玕荡杨巷一段易名浒溪河。浒溪河的太平桥以南不远处,有个专门制作炼烧青砖黛瓦的古窑场。窑场分设有东窑、西窑两座,居住生活在此的烧制工匠后裔是赵姓、徐姓、王姓、曹姓等七八户人家。 I9>1WT<Yy  
M6 0(yTm  
东窑,紧挨浒溪河,河滩芦苇茂密,水系四通八达,远离集镇,地处偏僻,退守自如,是避开日伪锋芒的理想隐蔽处所。 x5PQ9Bw,  
S4?ss I  
七十多年过去了,那段悲惨血腥的历史,至今刻印在人们沉痛的记忆里。现住上黄村涂家自然村的86岁老人赵凤英,东窑人,存世极少的现场目击者。她开口讲述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起抗战时期东窑上那场杀戮,几个过夜的新四军伤兵被和平军包围戳死,想起来就难受!” W*U\79H  
25YJH1x  
1945年6月9日(农历四月廿九)深夜,约莫十一二点钟光景。赵凤英一家人都困觉困着了,这时候有人慌慌忙忙地敲门,一记紧一记地敲得很急、很急。爹爹赵生祥起来打开门。一个当兵佬走了进来,急急呼呼地告诉赵祥生说,“我们十来个人是新四军,有几个伤兵在你家屋后河浜里的船上,想在你家先过夜,会很快离开的。”没等赵祥生开口,又问道:“你们怕是不怕?”爹爹赵生祥没有多想,赶快回答说:“我们是老百姓,不怕的,你们进来吧”。 eU{=x$o6S  
t[a n,3  
那时候,不远处的函山上就有碉堡工事,是日本兵、和平军的大本营。上黄街上还有和平军和日本人的“工作里”(当地百姓对碉堡的称谓)。蒲玕荡东岸就是安乐山,碉堡里也有不少的日本兵、和平军,东北角的琅玕山上同样有日伪军布防。东窑在蒲玕荡通往长荡湖的浒溪河南岸,水上行船方便。这部分新四军就是通过船运上岸的。 ze#LX4b I  
Q>Q$BCD5  
小屋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兵,况且在这么大的动静里,赵家父母兄妹睡不着。家里最小的赵凤英只有11岁,她很是害怕。只看到新四军们前前后后进到赵家的堂屋,有的自己走着,有的搀扶着,有的是抬着、驮着,七手八脚地一起聚集在赵祥生并不宽敞的家里。屋子太挤,于是又分一部分到隔壁的王老三家安顿。 *5|\if\  
ld2 \/9+n  
住在赵家的伤员们中,伤情各不相同。有的人不吭声,有的人哼哼着,有的重伤员不停地说“我疼得喂,我疼得喂”。还有的与赵家父母说着话,意思是过路歇歇脚,暂且躲避日伪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接走这些伤兵的。由于他们全都是苏北一带口音,说得快时,少年赵凤英在一旁还听不大懂。 gL}K84T$S  
6dg[   
赵凤英兄妹被爹娘喊了起来。赵生祥与妻子王香妹一起整理好家里的大床铺,让给这些伤兵们睡下。安顿好后一部分人就开船走了,家里只留下伤情不等的伤兵。 YTYYb#" Q  
o.k#|q  
已经是下半夜了,那些重伤号的兵疼痛得厉害,不停地哼哼嚷嚷。王香妹焦虑地安慰说:“你们再忍住点煞,夜里这么静静的,扎鞋底针掉地上还听得到响声得哇,你们的叫声覅让人听到,不得了哇……”可是有些伤重的兵还是会不住地哼叫。赵家人看着他们这个样子,真是可怜,又没有办法。 g<{~f  
0Y"==g+ >f  
第二天(农历五月初一)天麻麻亮时,约莫是4点多,赵凤英的小哥哥赵瑞林牵着牛从牛屋出来,去杨圩滩放牛。刚到屋子东路口,却看到自家屋后的河浜里停下好几只汽船,上岸来不少和平军,先一步下船上岸的已经把住路口,包围了他们的东窑、西窑。和平军都是端着带着雪骨煞亮刺刀的长枪。赵瑞林正想回身,被叫住:“站住,做什么的?”赵瑞林说:“我是这家的,老百姓啊,就是去对面青草滩放牛的!”那兵见他手里牵着根牛绳,背后是条踱步的大水牛,行走方向又是朝着杨圩滩方向,于是就被放行了,还叫他“只能一直往前走,不准回头看”。 pK$^@~DE  
teM&[U  
看着天已大亮,大哥赵顺林扛着锄头准备去地里。一出门,就见到满是和平军围着自家房子,他想回家告诉外面的情况,不料被和平军看见,问他是干什么的时,大哥哥指指肩头上的锄头说,“我就是这家的老百姓,到田里去做生活。”在刺刀的威逼下,走出包围圈的大哥哥只能离开。 0BVMLRB  
b5H[~8mf  
不一会儿功夫,那些和平军对新四军的伤兵开始动手杀戮。那些一点没有反抗能力的伤兵,被他们从赵生祥、王老三两家一个个拖到屋外的空场地上,都是用刺刀戳死的。 +o_`k!  
!-\*rdE {9  
赵凤英还清楚地记得:王老三家门口场上戳死2个,自家门口大场园地上杀死2个,还有一个戳死在旁边的水塘里,身体在岸上,靠着颈项皮连着的头颅拖着,已浸到水里。 Re.fS6y$>  
ulVHsWg  
爹爹捂着小凤英双眼说,“细佬家覅怕啊,闭着眼睛覅看见,快去念书去,快走,快快走……”赵凤英听懂了爹爹的话,背起书包胆战心惊地直奔中浒庄小学。那天,年幼的赵凤英吓得躲在中浒庄小学里老晚了才敢回去。 n}?kQOg0/  
Ui1K66{  
上午,和平军杀死这些新四军伤兵就离开了。午后,赵生祥发现旁边河塘的茭茼棵(方言,指茭白秧棵)里有窸窸窣窣的响声,看到有一个新四军被戳了几刀后,藏进茭茼棵丛里还活着。他和大儿子赵顺林立马拖起,为他清洗包扎整理,给他换上干净衣服,先在赵家住下。赵母用盐水为他洗净刀枪伤口,喂他吃饭。过了几天,部队上来人寻找,在赵家父子手中接走伤员。一段时间后,队伍上有人捎来口信,说是谢谢老乡搭救新四军伤员,只是这位战士伤势过重,最终还是没能活下来。 -{P)\5.L  
TWxMexiW  
东窑几家没办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处理后事。到五月初一的下午三四点钟,新四军伤员被杀的噩耗也在周边传开来了。周边好几个村的老百姓顶着被牵连的杀身风险,三三两两地自发组织来帮助收殓,有河对岸庙圩里的,有东庄渚的,也有后浒庄的,乡亲们收拾了这些不知姓名的新四军遗体,用门板抬着,葬在马站山的大水氹边。在那里挖个深坑,几个伤兵遗体一起埋下,垒起一个高高的大坟冢,大老远就见得到的。 ,P9B8oIq  
!})+WSs'"s  
约莫过了二十来天,逃出的人中有两人又来东窑打听情况,知晓了发生的血腥过程后走了,再也没有来过。 v3@)q0@  
>#>YoA@S  
“王老三有一女女叫王秀金,徐金易女儿徐彩娣,她们比我小两三岁,也是目击者,真不知现在怎样?”赵凤英忽而想起儿时的玩伴。 wmT3 >  
BJlF@F#  
稍停片刻,老人感叹道:“这些被杀的新四军都是十几岁、廿来岁的年轻人啊。小辰光的印象里,和平军在日本人面前像孙子,对着我们老百姓时和平军不和平。都是中国人,哪为下得了手啊?为什么这么狠毒?”年迈的赵凤英喋喋不休,既是满心悲鸣,又是满怀怨恨! ?f&*mp  
KE(kR>OB]  
集聚着这些伤员的马站山无姓无名墓,是一冢孤坟。先烈们的亲人在哪里?无人知晓里面的故事,无人知道他们是谁。唯有每年清明时日,好心的年长者路过,弯下腰身,放上一束白纸钱。随着知情者越来越少,清明节里孤坟上的钱纸越来越少,直到无人再去这座孤单的坟冢。 LXw&d]P  
Hj2P|;2S  
当年的东窑,不复存在。临近的东庄渚接纳了东窑不多的后人。地面上百姓口传故事里,东窑那场杀戮事件,那些合葬的新四军烈士,依然存活着。 y0=BL  
_;0:wXib =  
住浒西村东庄渚自然村79岁的朱红英说:“我是上黄那边殷家舍人,嫁到东庄渚赵家。不过虽不是东窑赵家,也是同宗同族。窑上那边新四军伤兵被杀的事情,老听家里人说道。听村里老人们说得很难过,都是十七八、头二十岁的年轻人啊,连个姓名叫什么也没有留下。十几年前,有个人来到东窑上,村子没有了,只好寻找到我们东庄渚来。他撸起衣服,露出当年被戳的多处刀疤。告诉我们说,他就是那天早上被围捕杀戮时逃走的新四军伤员中的一个。没能找到更多的信息,懊丧地走了,再没见他来过这里。” AY *  
Z/ThY bk  
同村73岁的赵田保说:“我年纪虽然小,那次新四军伤员包围在东窑赵家,被杀情景常常听老辈人说。那次屠杀过后逃走两三个。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小,伤势也是最轻的,被和平军戳了几刀没死,又带到汽艇上。就在汽艇发动时,他跳下水,潜没头心钻出很远后,拼命凫水逃出一条命。” EzthRe9  
GU"MuW`u2  
作为当地人,听着这段血淋淋的地方悲壮往事,思绪重回那座无姓无名先烈的坟墓前。记得这合葬墓冢,位于马站山东北侧的小坡岗上。紧随西侧有一个两三亩大小的盆型青草荡,平时荡里满是修长的细绒牛毛青丝草,常年青油油的,犹如绿地毯般。唯有清明和黄梅时节,荡里盛水,像一口偌大的脸盆,为烈士盥洗,慰藉英灵。 tpCEWdn5  
u,'c:RMV  
然而,时过境迁,再度寻访这座几乎为人所忘的孤坟,已景物全非。在几十年来的开山爆裂与垦殖演变中,无姓无名墓在隆隆的炸石炮声和轰鸣的机械喧闹中,渺无声息地消弭了。黄土岗被平移整理,种植上广玉兰、榉树、桂花、晚樱、大叶黄杨球、海桐球、红叶石楠球、独杆红叶石楠、牡丹等,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硕大的苗木花卉园地。 flmcY7ZV  
TYLf..i<  
缅怀东窑殉难地,回首再看孤坟处:四季轮回,葱绿悠悠,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犹如那些为民族解放独立、洒热血抛头颅英烈们的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作者供图。 orL7y&w(v:  
[attachment=2463872] lkl#AH  
[attachment=2463873]  ExnszFX*  
图一为当年东窑事件目击证人,86岁高龄的赵凤英老人。 1lx\Pz@ol  
图二为当年新四军弃舟登岸之地,现已荒芜。

正义的南山 2020-03-29 14:40
无名英雄!

chj798 2020-03-29 15:08
英雄的坟冢呢?看看志愿军战士、越南自卫反击战烈士的坟冢吧,这就是现代人对英烈的态度!

xxj630518 2020-04-07 08:13
为什么没有很好地保护下来?


查看完整版本: [-- 喋血东窑——新四军伤员罹难追记文/涂俊明(转自《常州日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5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209617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