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燕山旧事 --]

论坛入口 -> 百姓生活 -> 燕山旧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cz 2019-05-03 15:15

燕山旧事

燕山旧事
  黄才中
+C`h*%BW  
       溧阳市南效有山,形似飞燕展翅,故名燕山。燕山山脉是千万年前由地壳隆起产生的火山喷发形成的,主体火成岩,介于安山-玄武岩之间,海拔114米,与本县治所遂不可分。 `$V 7AqX(  
       燕山南麓有溧阳唯一的驸马王朝显墓,俗称驸马岕。王朝显,宋理宗女婿,授驸马都尉。旧时岕内林深竹密,碑坊、神道辉煌相映,尤以毛竹最为著名,粗似水桶,因解放初期驸马墓被毁,原有竹木、碑坊、神道亦不复存焉。故人吴环《过燕山》诗云:“山下望山远,谁知山几重。出云群石色,过雨半林容。溪渡思寻杖,岩栖悟听钟。荒荒樵径白,高士寄孤踪。” .m',*s<CMQ  
       从燕山往东南五里叫屏风山,又名平分山,另一山峰叫金鸡,秦桧的哥哥秦梓卒葬于此。古时建有寺院庙宇,香火很盛,文人墨客常常到此一游,留下不少著名诗句。 y ^u tMH  
       元大德年间州教授仇远《九日诸友屏峰上方登高》诗云:“天借重阳一日晴,因过竹院远寻僧。翠屏晚对无人共,画栋朝飞与客登。旋摘菊花浮腊酝,待分贝叶读秋灯。余生有暇须行乐,漫向松冈叹废陵。” gDY+'6m;  
       元溧阳路总管元淮《访屏风山》诗云:“独出南关访翠微,钟楼佛台霭霏霏。草根缚笔题墙了,更与山僧伴话归。” JY$B%R4;]  
       明嘉靖国子监史京《过屏风山怀秋春溪》诗云:“佳人曾此托幽栖,度竹穿花路不迷。夹道阴交深驻马,上方云合远闻鸡。新诗欲和犹存璧,野水初生半没蹊。认取当年游息地,手栽松柏与檐齐。” )C \ %R  
       康熙30年进士狄敬,幼聪慧,善诗书,过目不忘,英年早逝,《宿屏风山》云:“山树阴森夜色寒,琉璃静对一蒲团。境空大地三千界,路隔尘区十八盘。如喜客来猿掷果,欲听经语鸟栖阑。风流谁似陶彭泽,莲社常将醉眼看。” %Pl 7FHfB  
bwH l}3  
       清贡士黄询《游屏风山》:“远山如见招,出郭携良友。叠步过溪桥,碧挂村村柳。山色忽平分,双屏开左右。杂坐芳草茵,领略风光久。清淡半带禅,千佛在我口。耳目得旷如,天地皆吾有。” ,{4G@:Fm  
       康熙52年榜眼、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任兰枝《过屏风山怀马甸臣》:“双峰屏列带斜阳,一径松风夹涧长。路近竹林难见寺,云寒石塔俨飞霜。皈依有客供僧饭,私淑何人问讲堂。杖履当年定何处,绿垂书带草痕香。” be ^09'  
       屏风山往东三里便是丁家山。丁家山由石灰岩组成,因多年开采,峰峦已不复存焉。山下有村,叫王家玕,与著名的古县隔河相望。 O3U6"{yJ)  
: z=C   
       古县在燕山东南丁家山之阳,是永平县治所。永平县建于何年,缘于年远久湮无从考证。最早的文字见于陈寿著《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凌统传》,凌统的父亲凌操,从孙策征伐,常冠军履锋,初为永平县长,迁破贼校尉,后讨江夏,中流矢死。晋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永平县为永世县。同时恢复设立溧阳县,县治即高淳县固城,都属丹阳郡(郡治即今宣城)。晋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又分永世县的一部分设置平陵县,都属义兴郡。晋朝与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隋朝设置的永世县,治所都在古县,清嘉庆年间仍保留唐隆寺的庙基,乡民们还能说出古代时关押犯人的地方。由此可见,孙吴时期的永平县,应是秦汉或更早时期设立的。此时的溧阳县即今高淳、溧水辖区,所以古代的溧阳县与今天是两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古县才是本县治所。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溧阳县,与今溧阳市的辖区基本重叠,开始县治所设在旧县,因风水先生占卜燕山之吉,故于唐天复三年(903年)由旧县迁到如今的溧阳城。 vkFfHzR$  
       从永平县、永世县,直至如今的溧阳县治所,因何设于燕山南北?缘于燕山风水宝地,秀色可餐:北临碧波荡漾、浩如烟海的长荡湖,南琚横涧、平桥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西有瓦屋山天然屏障,东与广袤的宜兴地区接壤,上承天地呈祥之气,下接兴旺发达之源。 0}(ZW~& 1  
       燕山是我国两条地质构造带的交汇点,地理位置独特:一条为北偏西40度,始于燕山,经省会南京、安徽固镇、山西介休,直通内蒙和林格尔,长约1500公里,是我国东部著名的地震活动带,1974年、1979年两次溧阳地震就发生在位于该带的上沛地区;另一条从郎溪以南,经天目湖,过燕山,越长荡湖,由崇明岛方向隐没于黄海海域,方向北偏东50度,长约500公里。 [=Qv?am  
       燕山天造地设,藏龙卧虎,与我结下了不懈之缘。溧阳党校、溧阳农校和省属溧阳地震台曾建于燕山南麓明山之阳,我 50年前大学毕业后,先在五七干校(后更名党校)劳动学习,又在地震台工作三十余年,致力于震级测定和地震预测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首创了地震尾波研究新领域,开拓了测定地球介质因素Q值的新途径,并精确预测到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1984黄海6.2级地震、1996年长江口6.1级地震,以及2001年青海8.1级地震,多次荣获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其中预测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得益于地震台站位于燕山,得天独厚,世间罕见:其西北向85.91公里的马鞍山南山铁矿,常有20吨以上TNT当量的人工爆破,相当于3级地震,又因地壳厚度在29.6公里左右,产生的上地幔全反射波正好穿越溧阳上沛震源区,可以清晰地反映溧阳地震前的波速比异常,《光明日报》曾于1980年12月8日第二版以“我国开展地震学综合研究取得进展”为题作了专门报道。如今因房地产开发,地震台被迫搬迁。 B.:DW3  
       因五一劳动节结伴游燕山,我睹物思情,特撰此文以记之。 _,S L;*G4|  

天看你 2019-05-03 15:36
最近溧阳周边小震频繁,楼主预测一下撒!

躬耕溧阳 2019-05-03 15:40
燕山曾经有“溧阳农校”?

好老 2019-05-03 15:58
能说一下从哪一年做为刑场的,累计处决过多少案犯吗?很是期待!

无敌大法师 2019-05-03 16:35
楼主说的燕山不是现在燕山,枪毙人的叫燕山岭,真正燕山原址是现在天目国际村的身底下,燕山风水极好,从远处看燕山就是个大元宝,50.60年代本地有个很有名的风水师为自己找的墓地就是在那边,但是葬下去没几年,那边因为开石头矿,就把他坟给扒了,不知道老先生知道这个故事不啦? Z_%9LxZlyj  

无敌大法师 2019-05-03 16:37
引用
引用第3楼好老于2019-05-03 15:58发表的  : fgmu*\x<  
能说一下从哪一年做为刑场的,累计处决过多少案犯吗?很是期待! *pu ,|  
:/F=j;o  
你说的是燕山岭

东园舍人 2019-05-03 16:45
黄才忠先生的文章大气而有深度,值得一读。溧阳县治秦汉(西汉)时就没在旧县,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可查到,但历次县志都没有记载,可见旧县在溧阳上历史弥久!

二两半 2019-05-03 17:04
楼主所说已经预测到1979年的地震,请问当时有无通过广播告知一下???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乡下人家正好烧夜饭格辰光。。。

hcz 2019-05-03 18:10
地震预测是专业部门的事,地震公开预报是政府部门的事。

hcz 2019-05-03 18:12
原五七干校在明山正中,农校在东,地震台两校中间。

hcz 2019-05-03 18:17
我在“谈谈今年溧水四次有感地震”一帖中已经作出了预测。在溧阳论坛溧阳文史栏目中。

流水有情 2019-05-03 19:48
风水宝地,人杰地灵。

蜗牛背包客 2019-05-03 21:53
引用
引用楼主哈哈一哭于2019-05-03 20:28发表的  :赤只卵,赤只B走脚盆里逃出来的宁多的。 (2019-05-03 20:28)  RotWMGNK  
W8@o7svrh  
让你饱眼福了哇。

伍员外 2019-05-03 23:11
地震台的位置应该是在现在中央花园的东北角别墅区的位置吧?

大达 2019-05-04 01:24
有卵咯风水,阿早做水库破了力

牵着羊的狼 2019-05-04 06:53
。溧阳党校、溧阳农校和地震台那时候很有名气,地震台就是现在的天目国际村旁边幼儿园身底下往东北50米

牵着羊的狼 2019-05-04 06:56
以前多是几座茶叶山想不到现在发展的这么好

小城大事有我 2019-05-04 07:19
路过

hcz 2019-05-04 07:49
地震台的位置在明山东侧,古时建有竹林禅院,后成坟场,再往东就是农校,明山中间位置是党校,明山西侧往下是溧阳师范。也就是网友所说的位置。

lycz90 2019-05-04 10:25
好文章

心如太湖 2019-05-04 21:54
引用
引用第2楼躬耕溧阳于2019-05-03 15:40发表的  : <kc9KE  
燕山曾经有“溧阳农校”? ^U5g7Emf  
xDsB%~  
此处不但有农校,还有师范,人武部,干校等等。

东山冈之顶 2019-05-04 22:13
有道理啊

东山冈之顶 2019-05-04 22:13
佩服佩服

东山冈之顶 2019-05-04 22:15
今天的溧阳是古时候的永平县。 1( nK|  
9pehQFfH  
n[`KhRN  
D.ajO ^[  
古时候的溧阳是现在的溧水高淳


查看完整版本: [-- 燕山旧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5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209494 second(s),query:3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