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与江水之间》
F2:?lmhL< 10月3日的晨光,是裹着皖南山间薄雾来的。我跨上摩托,从溧阳往休宁去,四小时的路程里,风从微凉渐至清润,柏油路在山间盘旋,像被晨雾揉软的丝带。行至休宁境内,忽然见云海漫过山坳,如涨潮般漫过黛色峰峦,而“梦里乡村”祖源村,竟像浮在云潮上的青瓦方舟——白墙沾着未干的晨露,梯田叠着新抽的翠禾,几声鸡鸣从云端落下,混着犬吠穿过薄雾,瞬间把“世外桃源”四个字从书里拽到了眼前。
SZea[~& 寻木梨硔村时,才知好景需经磨砺。五公里的搓板路颠得摩托作响,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倒成了进山的序曲;再攀八百级石阶,石阶旁的野菊沾着露水,偶有松针落在肩头,等终于站上村口的观景台,才懂何为“云端村落”——整座村子嵌在海拔六百米的山腰,云海在脚下缓缓流动,白墙黛瓦的屋舍间,晒秋的竹匾铺成了彩色的星子:红的是辣椒,黄的是玉米,橙的是南瓜,阳光洒在上面,连空气里都飘着干爽的甜香。
V)oUSHillH 我沿着青石板路漫走,遇一位挎着竹篮的老农,他正往晒架上添玉米。“后生,歇脚不?”他笑着递来竹凳,又从屋角的陶壶里倒出一杯茶。茶汤入喉,先是清苦,而后回甘漫上舌尖,“这是松萝茶,咱休宁老茶了,明万历年间就有名哩。”老农说这话时,手指摩挲着竹凳的纹路,那纹路里藏着岁月的温软。我们闲话桑麻,说今年的收成,说山外的变化,他讲起年轻时背着茶叶走山路去县城的事,眼里闪着光,倒比山外的人少了许多焦灼。一杯茶尽时,方才攀山的疲惫、来时路上的尘嚣,竟像被山间的风卷走了,只余下胸口的妥帖与平静。
c4k3|=f 次日清晨,我从歙县深渡港登船,往新安江山水画廊去。船舷推开碧水时,晨雾还未散尽,两岸的青山像被水墨晕染的屏障,青黛色的轮廓在雾里若隐若现。行至江心,雾渐散,阳光洒在江面,碎成千万点金鳞,忽然兴起,便学古人吟哦几句:“新安江,百里波光,千层碧浪;两岸青山如黛,万壑云岚似纱。村落古桥,错落其间;渔舟唱晚,欸乃相答。”话音落时,恰好有渔舟从对岸划过,渔夫的号子顺着风飘来,与船桨击水的“欸乃”声和在一处,真应了“乘流而下,如在画中游”的意境。
b<~\IPY 船行愈远,江面愈阔,待望见千岛湖的轮廓时,心竟忽然静了。那是怎样的壮阔啊——千余座山峰被碧水环绕,成了星罗棋布的岛屿,湖水清得能看见水下的卵石,阳光穿透水面,把岛屿的影子拉得细长;远处水天一色,风掠过湖面时,带着水汽的凉,拂去了最后一丝浮躁。我凭栏而立,看云影在湖面游走,看渔帆在岛间穿梭,忽然懂了“千峰成岛,星罗棋布;一湖碧水,万顷琉璃”的真意——这哪里是湖,分明是天地间铺开的一面镜,映着山,映着云,也映着人心里最本真的模样。
D<]z.33 十个小时的航程,像一场慢下来的时光。从深渡港的人声喧扰,到新安江的山影绰约,再到千岛湖的开阔无垠,江水像一位沉默的知己,不说话,只以流动的温柔,慢慢抚平我心中的波澜。曾为俗事烦忧,为得失焦虑,总觉得“得志”要如何张扬,“失意”便如何郁结,可此刻望着这山水,忽然懂了陶渊明为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是逃避,而是山水给了人一种“宠辱不惊”的底气。
-P^ 6b( 你看新安江,无论岸边是繁华村落还是寂寥古桥,它都只是缓缓流淌,不疾不徐;你看千岛湖,无论云来遮山还是风来吹浪,它都只是静静包容,不悲不喜。山水从不会因外界的喧嚣而失序,也不会因旁人的评价而改其本色——这便是“去留无意”的智慧:得时,不被荣光裹挟;失时,不被失意困缚。就像这江上的船,顺流时乘风而行,逆流时稳步而进,方向始终在自己手里。
gyondcF 黄昏时分下船,回望新安江,最后一缕阳光把江面染成了橘红色。风里带着水汽的清甜,远处的渔舟成了暮色里的剪影。我忽然觉得,这场旅程不是“看景”,而是“见己”——那些曾让我辗转难眠的得失,在百里江波前,成了微不足道的涟漪;那些曾让我执着不放的执念,在千峰倒影里,成了可放可收的云絮。
1zl6Rwk^o 返程时,摩托驶过山间,风依旧吹在脸上,却多了几分从容。我忽然明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心境,而是藏在山水间的启示:得意时,如新安江奔涌,带着力量却不张扬;失意时,如千岛湖沉静,守着本心却不颓丧。把山水的温柔装进行囊,把这份清明揣在胸口,往后的日子里,无论遇见顺风还是逆旅,都能像这江、这湖一样,守得住内心的平静,也握得住前行的方向。
_p
<s!
+x\b- '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