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继续侃大山之前,先纠正一下前文里的谬误。 nBaY|
第一,我说“溧阳路,称为上海百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百条是虚数用法。不过我觉得应该严谨一些更好,于是我查了查小知识,确切地说上海有六十四条永不拓宽马路。 iF{
eGi
第二,前文里我纳闷为啥在日租界的虹口区出现了英美人的名字“狄思威”当作路名。我也查了一下资料,引出了一段国耻2.0往事。其实,原本上海就没有日租界的说法,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开埠,列强租界只有法租界、英美租界(公共租界)。溧阳路所在的片区是英美租界多次不要脸延伸后的结果,是标准的英美租界,所以叫狄思威路,而不是被日本人命名为啥啥太郎路、山本路、松下路、德川路。 s8{3~ Hv
直到1937年,倭寇大举侵略上海,由于老虹口的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有7万多日本侨民,所以倭寇很自然的就把虹口(苏州河以北)当作了侵略军大本营,并以倭寇海军陆战队代替租界巡捕,苏州河以北地区成为日军控制的势力范围。人们称之为“上海日租界”! +G?
4Wc1
所谓的上海日租界叫法是短暂的,随着1945年倭寇投降,日本侨民遣返,也就最多8年时间。这八年是中国军民坚苦卓绝的8年,也是溧阳路在内的虹口区乃至全中国屈辱的8年。 -#Yg 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