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材料由周山村委网格员提供。) Dp} $q`F[
二0二三年的春天,人们还笼罩在新冠余孽和甲流的恐惧中。在我们周山村出现了一位陌生妇女忙碌的身影,她就是周山村邓卫清老师的儿媳——项瑛。 Xfg?\j/
k#mL4$]V5N
说起邓卫清老师,村上人家喻户晓,他是一位资深老教师,不但桃李满天下,而且儿子邓炳忠也培养成材,考进了合肥某大学。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一件轰动全村的喜事。 Ln\Gv/)
P$clSJW
邓炳忠学业有成后幸遇项瑛,俩人携手步入了美满的婚姻殿堂,并在合肥市扎根安下了新的家庭。 (0?FZ.9%
cauKG@:2F
随着岁月的流逝,邓卫清老师夫妇都到了耄耋之年。2021年邓卫清老师在九十岁时走完了人生,撇下妻子驾鹤西去。 B&*`A&^y
yB;K|M
Xy?
丈夫仙逝后,身体原先硬朗的妻子蒋勤英如盲人突然失去了拐杖,悲痛之余生活过得跌跌撞撞,又加上岁月不饶人,终于在去年失去了生活自持能力。 0PUSCka'6
d1*0?G TT
远在千里之外的邓炳忠夫妇虽十分孝顺,但由于工作在身,除了经常打电话关心问候外,只能聘请保姆服侍老母。 i5*/ZA_
=fhRyU:C[z
今年,心急如焚的儿媳项瑛退休后婉拒工作返聘,义无反顾地到了婆婆身边,开始悉心照顾老人。
oMq:4W,
4!'4 l=jO
谁知刚到周山村没几天,项瑛娘家又打来电话,说她兄弟也由于上班抽不出空照顾母亲,让她回家服侍九十岁的母亲。这下王瑛可犯难了,一边是瘫在床上的九十二岁的婆婆,一边是不能离开人的老母,她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法,穿梭在合肥与常州之间。都说忠孝不双全,难道我双孝也不能?王瑛想起了儿子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新闻,她灵机一动,风风火火乘车到合肥索性把老母亲也接到了溧阳,这下一颗心终于安稳了些。 nnd-d+$
*;T HD>
一间狭小的卧室里挤了两张床,三个人成了一个温馨的新家。 b|@f!lA
婆婆由于生活彻底失去了自理,不仅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而且夜里也要帮着勤翻身。吃的水果等食物还要经过打汁机的粉碎,一茶匙一茶匙地喂进去。平时除了帮婆婆擦试身体外,一个星期也要帮婆婆洗一次热水澡。一个女子要把婆婆抱出抱进,这是个严重的体力活,经常把项瑛累得气喘吁吁。这对于一个一直生活在大都市的女士也是个严峻的考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需要付出多少爱心与心血。由于项瑛的精心照料和悉心安慰,婆婆的脸色变得红润了,微笑也出现了,她直夸亲家母培养了一个女儿。 {qS Ye!`
项瑛的母亲憨厚一笑,操着普通话说:“应该的,我也要感谢你培养出一个好儿子。” 6?0QzSpfC#
7#26Smv
时至四月五号,蒋勤英老人在儿媳项瑛的临终关怀下含笑而逝。 6WLq>Jo
儿媳携娘千里之外服伺婆婆之事在周山村成了一段佳话。 *zX^Sg-[
lOI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