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天目”,意指“天目湖”。 ]A!Gr(FHQ
天目湖是一块旅游胜地,距离常州溧阳县级市城南8公里。在新时代美丽中国行动下,如今的天目湖更是出落得像一位18芳华的大姑娘而光彩照人、美丽动人,这里山一程、水一程、山中有水、水中含山、山重水复、松涛竞逐、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自然景观,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江南水乡;这儿秀丽的湖光山色、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并在此流连忘返。 5N '
QG<jE
odj|"ZK
天目湖的美,在山、在水,更在情。 _>&zhw2
天目湖 3:);vh!
湖里山上有亲情。 \_BaV0<
进入天目湖山水园,向左便是核心景区湖里山了,沿着景区小道向山中心进发,步行约50米不到,一排写有《游子吟》大型浮雕赫然挺立。《游子吟》系唐朝诗人孟郊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湖里山上呢?
%]
?M\3n5;
原来,早在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孟郊就与溧阳天目湖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孟郊,字东野,唐朝湖州武康人,他早年生活清贫,中年仕途不顺,46岁时才好不容易考上进士,中了进士的孟郊原以为靠自己在诗界的名望一定会谋到一个不错的官职,没想到,到了50岁时,孟郊才接到朝廷指令,要他到溧阳担负抓捕盗贼工作,官级定为“尉”,这个“尉”系在县令、县丞、主簿之下的九品芝麻官,这样的官位、这样的安排,显然让孟郊大失所望,但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更在好朋友韩愈的一番劝说下,他还是如期走马上任了。公元802年,也就是在溧阳工作满两年后,孝子孟郊把母亲裴氏从老家浙江接到自己身边来奉养。一天夜里,孟郊一觉醒来,看到老母亲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为他缝补衣衫,很是惭愧和自责。他夜不能寐、披衣下床,满怀深情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传世之作--《游子吟·迎母溧上作》: Q=w\)qJ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