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一笔书”书法作品赏析
  • 819阅读
  • 1回复

“一笔书”书法作品赏析[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14
金币
23862
威望
3459
贡献值
14021
银元
10562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2-01-23 09:24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一笔书,是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又称“连绵草”。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
  说起“一笔书”,相信人们立刻会将其同草书联系起来,因为相对于需要一笔接一笔书写的正体字(如隶书、楷书等)而言,书写草书时笔提离纸面的次数明显要少得多,往往将许多笔形、部件甚至上下数字连成一笔书写出来,也正由于此,许多人干脆称其为“连笔字”,所以将“一笔书”同草书联系起来是很自然的事。但“草书”是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草书又可以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所以,简单地将“一笔书”理解成草书是有失偏颇的。
△ 王献之《中秋帖》

  张怀瓘《书断》在“草书(今草)”一条中说:“然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章草)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但就从张怀瓘对草书的描述看来,与今草中的“一笔书”的描述略微还有些差距。
△ 王献之《鸭头丸帖》

  张伯英便是张芝,他是汉末的草书家,被后人誉为“草圣”。《淳化阁帖》中有署名为张芝的几件大草(即狂草)书作,如《冠军帖》等。从张芝所生活的地域(敦煌)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牍上的草书来看,今草在张芝所生活的年代刚刚萌芽,当时作为正体字辅助快写体的,仍然以章草和带有隶意的行书为主,只不过是其中孕育了一点儿今草的因素而已。而对于章草而言,它毕竟是依附于隶书的草书体,不但字间几乎没有什么连带,其中的单字无论怎么草,也无法狂到如张怀瓘所说的那个样子。
张芝《冠军帖》

  随着字体的演进,章草过渡到了今草,并较之章草连绵得多,所以称今草为“一笔书”更为合适。在今草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以王氏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们对今草进行了美化加工,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今草的典范之作,对于今草的推广和发展功不可没。
  王氏父子将上下数字几乎完全连成一笔写出,后人便将这样连成一笔书写的字群称为“一笔书”。
  历史上能善“一笔书”者不多,张芝草书冠绝,但是断笔非常多,王羲之也如此,王献之断笔非常少,几乎笔笔能连,偶有一断,这才是王献之最出名的技法,也是对后代草书的启发,如张旭怀素都受到了滋养。颜真卿草书中也有少量的一笔书,量很少。
  米芾草书手札有很多一笔连下来的地方,这是得了真传,用笔如神。
  后世董其昌、王铎、傅山等等,几乎所有大草都是“一笔书”技法下来的,尤其王铎傅山。






  这是王铎学了二王,真正把草书手卷发挥到极致的地方。
  草书不仅要“一笔书”,即便是楷书,也须一笔数字,这样才能使气脉不断,从而使笔的轻重、枯湿、浓淡等在节奏上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层次,在章法上达到一气呵成的艺术效果。
  古人说:“夫书,必先意足,一气旋转,无论真草,自然灵动。”无论真草,只要笔中有意,一笔而下,从容徘徊,笔贯神注,自可谓“一笔书”。自然有大章法的出现。

  就像音乐,一个节奏转换到第一个节奏,中间不可间隔,同时又互相生发,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所以不管是草、行、楷书,一切都必须在笔势和书势的管束下进行气韵的组合,没有这一点,任何一种所谓的“一笔书”,都将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会产生内在的震撼力。
  孙过庭《书谱》中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这才是“一笔书”的第一大要。“一笔书”妙在形连,气不断。有一些书法基础的都应该知道,行草书法中最难得莫过于一笔书


(post by :2022-01-23 09:24:14)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14
金币
23862
威望
3459
贡献值
14021
银元
10562
注册时间2018-11-1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1-23 12:1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行草书法中最难得莫过于一笔书。

0k(a VkZ I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