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金石书法的扛鼎之作------虢季子白盘文
  • 1137阅读
  • 1回复

金石书法的扛鼎之作------虢季子白盘文[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46
金币
24028
威望
3466
贡献值
14066
银元
10600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2-01-15 19:4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虢季子白盘”为西周晚期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文为长方形,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为传世体积最大的西周时代青铜器。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窃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

常州国宝作马槽,刘铭传慧眼识宝

虢季子白盘原本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今属宝鸡市陈仓区),为时任眉县县令的徐燮所得,徐燮卸任返籍时将虢盘带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国时期,护王陈坤书镇守常州,虢盘又易手成了护王的珍藏。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时任直隶提督淮军将领刘铭传,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这日,官军拿下了常州城,刘铭传就住进了护王府内。时至午夜,刘铭传正在灯下读书,万籁俱寂当中传来悦耳的金属叩击之声,声音不大但极有穿透力。

刘铭传顿生好奇之心,当下秉烛往寻。转到屋后见有马厩,声音即由此传出。细审视,始知是马笼头上的铁环碰了马槽所发出的声响,但这声响非同一般。刘铭传蹲下细看,见此马槽硕大,槽壁在烛光中发着深沉的幽光;伸手一试,重不可举;轻叩之,发声清远玄妙。刘铭传心中有数,此马槽绝非寻常之马槽。次日一早,刘铭传命马夫将马槽刷洗干净。见其外壁四边各饰两个兽首衔环;整个外壁满布纹饰;内底具长铭,通篇工整严谨。刘铭传知是宝物,旋即命人押运送回合肥老家的刘老圩村,西乡大潜山下之蟠龙墩。

刘铭传得到虢季子白盘,却给他一家四代带了极大的麻烦。军阀、日寇、国民党官吏纷纷索取。刘家人不得不把盘埋于深土,举家出逸。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铭传第四代孙刘肃曾才将盘挖出,献给国家。

虢季子白盘盘底铭文其语句以四字为主,且修饰用韵,文辞优美,行文与《诗》全似,是一篇铸在青铜器上的诗。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金文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也称金,故又称为金文。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礼器以鼎为主,乐器以钟为代表,故金文又叫“钟鼎文”。金文始于商,兴盛于周,依附于青铜器。金文的应用年代,上至殷商,下至秦灭六国,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

金文发展到西周晚期(夷王、厉王、共和、宣王、幽王时期)已到达高峰,金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字体修长,大小趋同,结体婉转流畅,风格推向了唯美境界,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字画草率,字形扁平,体势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宣王时期的《毛公鼎》用笔纯熟,字迹秀劲,铭文多达490字,皇皇巨制,为西周金文之冠。另一件宣王时期的《虢季子白盘》也颇具特色,不但铭文圆润洒脱,还开启了籀文之先河,在文字演变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 《虢季子白盘》,清道光末年出土于宝鸡,此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盘内底部有铭文8行,111字。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为纪念其受周天子命,率军战胜猃狁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奖而作的重器,重达240.5公斤,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乃镇馆之宝。

《虢季子白盘》铭文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不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榭,爰飨。王曰:“白父,孔显又光”。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钺),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虢季子白盘》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临习时可从用笔、结体、章法几方面了解掌握其特点。

《虢季子白盘》铭文用笔线条饱满圆润,娴熟流畅,线条因势而就,入规范又在规范中求变化,但已不存在肥重之笔,和后来的秦系篆书十分接近,已开始摆脱西周金文的影响。稍后的《秦公簋》、《石鼓文》大致就是在它的驱动下形成的。目前学术界认为《虢季字白盘》、《秦公钟》、《秦公簋》其书体风格已接近于籀文,而籀文是秦小篆的根源。  

《虢季子白盘》铭文结体已找不到西周金文象形的痕迹,结体稍取纵势,间或有平正之字,每个单字结构均整中有疏密,组合理性,有规律可循。可以说,理性是西周晚期金文书法的人文背景。

《虢季子白盘》是最具章法特色的金文作品,章法布白极为疏朗,间距很大,疏可走马却无凋疏之感,字大而体势优美,结字讲究变化,气韵贯一,富于节奏。这种宽松的章法布局,在西周金文书法中是不多见的。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先秦六国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就是指籀文。《虢季子白盘》铭文属西周晚期金文,但与春秋金文最为接近,颇疑是《史籀篇》大篆的初始样式。小篆的发展脉络是:《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簋》-《石鼓文》-《新郪虎符》-《泰山刻石》 。

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线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大家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

《虢季子白盘》铭文书法的艺术特性特别突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字研究价值,既是学习金文的好范本,也是了解汉字演变的参考资料,更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军事的重要资料。

(post by :2022-01-15 19:48:46)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46
金币
24028
威望
3466
贡献值
14066
银元
10600
注册时间2018-11-1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1-16 08:2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线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这在西周金文书法中是不多见的。   LIE5of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