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孟浩然人生低谷时写下一首诗,断送了前程,却成千古名作
  • 941阅读
  • 1回复

孟浩然人生低谷时写下一首诗,断送了前程,却成千古名作[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14
金币
23862
威望
3459
贡献值
14021
银元
10562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1-01-09 10:43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唐朝有很多诗人虽满腹才华,却屡屡在科举考试中受挫,也因此诞生了很多千古名作。
例如罗隐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后写的一首牢骚诗,却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
  还有黄巢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样是在落榜后所写,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今天要讲的这首诗是孟浩然落第后所写,入选《唐诗三百首》。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提到这首诗,很多人都会想到四个字“转喉触讳”。什么是“转喉触讳”?大意就是因为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触犯了统治者的忌讳,就像柳永因为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命他“且去填词”。
  孟浩然也因为这首诗中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令唐玄宗不悦,“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关于孟浩然是如何见到唐玄宗,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他去拜访王维时,正巧遇上唐玄宗驾临。有人说李白向唐玄宗引荐了孟浩然,还有人引荐者是曾任宰相的张说。但不管孟浩然到底是因何人得以面见唐玄宗,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因这首诗得罪了唐玄宗,不得不离开了长安。当然撇去这一突发事件来讲,孟浩然这首诗还是写得很有水平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千古名作,入选《唐诗三百首》。

  诗歌首联便点题,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那平静的表面下,暗藏着的无奈和心酸。很有意思的是这里提到了三个地方,北阕、南山、敝庐。“北阕”是指皇宫北面的门楼,汉朝时谒见和奏事都在此处,后来多用此指代朝廷。而“南山”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终南山,一种指襄阳的岘山。终南山自古便是隐者的天堂,而岘山位于孟浩然的家乡,他曾多次与友人登山望远。所以这两种说法都解释得通,都象征着隐居。至于“敝庐”,既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也与高大辉煌的北阕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仕和隐居,北阕和敝庐,在这双重对比中,诗人的矛盾之情一览无余。

  颔联两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落第后的心情
  诗人表面说自己“不才”又“多病”,但细细揣摩,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反语。诗人真正的意思是说自己满腹才华,无人引荐,不被赏识。有哀怨,有自怜,甚至还暗含恳求,可以说诗人当时心情是相当复杂。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这两句通过岁月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当时诗人已将近四十岁,原本他是满怀希望来到长安,渴望一展抱负,最后却名落孙山,心中的失落惆怅可想而知。“催”和“逼”将他此时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两句是刻画诗人内心世界的点睛之笔,也是全诗情感的结穴之处。这里的“虚”字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一笔两用,既描绘了一幅迷蒙空寂的月夜图,又将诗人惆怅、失落的之情退推向了高潮。
  虽然孟浩然因为这首诗而断送了前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写得相当巧妙。尤其是最后以景结情,创造了一种言已尽意未绝的艺术效果。明朝文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这首诗此作字字真性情,当是浩然极得手之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1-01-0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1-01-09 10:43:43)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412
金币
18924
威望
31
贡献值
12773
银元
12742
注册时间2017-01-0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1-01-09 13:1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落难时节真心情。 >0Q|nCx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