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 886阅读
  • 0回复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20
金币
23865
威望
3460
贡献值
14031
银元
10571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10:4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attachment=276555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是王勃在长安时所作。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少府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写下了这首诗。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这座诗歌革新发展的高峰是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开始的。初唐四杰的作品反对唐初的六朝浮艳诗风,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六朝之绮丽,质朴雄浑,情感真挚,使人耳目一新。这种诗风由此成为盛唐诗坛的主导风格。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意在劝勉友人不要在离别之时伤感。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音节铿锵,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千古流传。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画出发之地与所去之处的风貌,含有送别之情,韵味深沉。诗中不直说离别,而是通过两个地方的山川形势描写,展现壮阔的境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求官漂泊是一重愁绪,客居话别又是一重愁绪,这两句是说离别的原因。颔联应对仗,但这里以散调相承,对偶不求工整,这既是初唐律诗格式未严的特点,更是情感所至,内容重于形式的体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深情,把全诗升华到一种美学境界。境界宏大,情感豪迈。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永恒不变,无处不在,所抒发的情感乐观豁达。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点出“送”的主题,勉慰友人,并表达诗人的襟怀。不要像女子一样临别伤感,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attachment=2765559]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表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鼓励友人不为远别而悲伤,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这首诗虽为送别诗,但却无离别的伤感愁绪,胸襟开朗,清新豪放,体现了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ぴ安之若素 金币 +1 2020-12-28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0-12-28 10:46:12)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