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2020-07-28 13:06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我与晓林兄熟悉于上世纪的1973年,这时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在溧阳招考学员,经过初审,蒋晓林、我、周卫军、万献民等进入实考,也就是溧阳考点我们几个人争夺唯一的一个录取名额。记得那天的考试是在文化馆草房顶的办公室举行的,监考老师是吴俊文、钟国光(溧阳粉画的领军人物)、朱迟、汪柳平等老师,考的是素描和速写。最后蒋晓林被录取。 X_!$Pk7ma 踏上社会后,我在文化馆打了两年工,那时蒋晓林已经从南京师范学院毕业了,也分配在文化馆搞美工,我两成为一个时期的同事。晓林先生最初是师从秦宣夫、吕斯伯、徐明华诸先生,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粉画大师刘汝醴、丁正献、杭鸣时等为中国粉画的振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的粉画作品《铺路石》、《小山妮的五彩世界》、《角号声声》分别入选第七届、八届、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近年蒋晓林老师在进行粉画的自我风格塑造的同时也不断进行着油画创作 。 U-ULQ| 6U 晓林老师注重作品表现的意象,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强调笔意的传达。他认为一副好的作品并不是直白的描摹现实中的景象,既不是照片的翻版,更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实时图像,而应是心感知的画面,他认为一副作品,不管画家作画的过程是多么艰辛,但最终的画面应该给人以轻松的感受,带给观者以愉悦的心境,他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做作的绘画,以景传情,借物寓意是他作画的习惯,从他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乌篷船》、《通向小河边的石板小路》以及夺得首届中国粉画展优秀奖的《总司令的兰草情》就能感知那份浓郁的生活气息。 _]_L F[ 前几年晓林老师带着“家乡的小河边”系列作品赴日本和欧洲办展、写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同,这两年,蒋晓林老师更是笔辍不止,作品越现老道成熟,作品语言更显丰富,我相信蒋晓林老师的艺术之路必将更加宽广高远,他的艺术成就必将迎来新的高度。 :^.u-bHI 蒋晓林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粉画学会理事、香港国际画院艺委会副主席、江苏省溧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溧阳市造型艺术交流协会会长、副研究员。曾在日本华仙画廊、周庄艺术馆、厦门美术馆、无锡名家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在香港出版《蒋晓林画集》。 YO
lH*cZtg klo^K9! S}
O5l}E @M9_j{A >!<V\
Fj1
BMF3XcH~G ',%5mF3j MKe *f% I'P.K| "R fW[_+r] ~"\P~cg0J x;*VCs lvG3<ls0K$ 8vu2k> vo.EM1x 5 5a@)>h 1k`|[l^
@}Pw0vC s?HsUD$b ?SB5b , np= J:v4 %"{?[!C ? VJGwd`qo*A pM,#wYL zcZ^s v> 3 k`NNA "^!j5fZ DU(X,hDBF Scf.4~H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