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1981阅读
  • 3回复

[众观天下]家谱与祠堂文化[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09
金币
23856
威望
3459
贡献值
14016
银元
10557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20:15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宗祠仿佛家族的圣殿,记录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那些做人的道理、持家的传统,那些崇尚“忠孝节义”的家风家训,在全国各地的古祠堂里,以一种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如同中华民族的血脉,生生不息。 9 %4:eTcp  
PC<_1!M]  
       广东南湾村麦氏宗祠   开枝散叶忆南迁 Y.]$T8  
      下着雨的午后,在麻石巷穿越光阴,梅雨季节浓烈的潮气裹挟着故人故事从历史深处而来。广州城东、珠江之滨,紧邻黄埔古港和我国四大海神庙之一南海神庙的,是南湾古村。 M?%x= q\<  
      唐代古运河绕村而过,百年老秋枫、老榕树在村间麻石古道旁郁郁葱葱。村中灰墨色的古巷里,一块牌匾曾经惊动了国内不少专家,老宅横额“初泰麦公祠”,这是李鸿章手迹。说起来这是有一段故事的,牌匾的主人麦子坚是光绪年间御前侍卫,二品大员,曾给慈禧医好了病,后来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因此有了李中堂亲书牌匾的殊荣。 9g5h~ Ma  
      南湾的旺族正是麦姓。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面积638平方米,初建年代不详,清道光辛卯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内雕梁画栋,壁画有30多幅,还有不少的屏风、对联等。 ? \,^>4x?  
usD@4!PoA  
      作为中原汉民族南迁开枝散叶之地,岭南好修祠堂,几乎村村有祠堂。建祠堂共祭祖,成为宗族百世得以相联的纽带。就像南湾村中,即便都是麦姓,大宗有大祠堂,各支派还有小祠堂。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除了麦氏宗祠,还有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等。祠堂肯定是村中最堂皇的建筑,建筑的细节透露出家族实力。踏进麦氏宗祠,引人注目的是客厅天井石阶的7块花岗石,每一块竟然长达6丈。专家说,看这些长石就知道这个族群非富即贵——因为在当时采集和运输这样长度的花岗石没有实力是办不到的。 -Z$u[L [c  
      麦氏大宗祠门前有石鼓,这也不寻常。这里的老人告诉我,其实这不叫“石鼓”而叫“面子”。石鼓基座上往往雕刻上蜜蜂和猕猴、雀鸟和梅花鹿等图案,寓意“封侯”“爵禄”——封侯、爵禄对汉民族的家族来讲果然“很有面子”。 aE 9Y |6  
     哪种家族祠堂门口可树“面子”?一种说法是凡外出做官的族人回乡才可以在祠堂门口立两面石鼓;另一说是凡立石鼓者,族人中必然是出了举人的。 oq+w2yR  
     南湾自然要称“诗书人家”了,至今村人仍引以为傲。“当时读书不用交学费,都是太公给的。所以这里出了好多读书人。”南湾村中老人家说。无论走到哪里,祖先的风姿遗训已经深植于南迁汉民族内心,宗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南湾村,每天总有几个老人家仍然默默坐在古老祠堂的围墙内,守望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看家族辉煌的历史和离奇的掌故在光阴间游移。 3cL iZ%6^  
     安徽歙县许村古祠群:忠孝节义继世长 adX"Yg!`{c  
     安徽歙县3785处地表文物中,共有大小祠堂200余座。许村有一个集“忠孝节义”于一体的许氏古祠群。 ,:A;4  
     位于许村北部的大邦伯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坐西朝东,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面阔18米,进深60米,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 S* O. ?  
fM4B.45j  
      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军经宣州至徽州,因军备粮饷匮乏,难以推进,这时富甲一方的许伯升携兄弟五人,尽卖田产、倾其积蓄资助朱元璋。明朝建国后,许伯升任福建汀州知府。他廉洁奉公,行惠为民,百姓称之为“青天知府”。大邦伯祠是其长子许都福为了纪念许伯升,仿照福建汀州知府衙门而建造,所以又称“官厅”。在大邦伯祠同一条古街上有一座尽显“孝”道的“大墓祠”,又名郭悬第。明洪武十九年(1387),许伯升病故于福建汀州住所。其三子许美祖将其灵柩运回徽州,安葬于家乡许村的大墓山,并在墓侧结庐而居,守孝三年,后此支就以“大墓”命名。此古祠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I*3}erT  
      经大墓祠不足百步就来到了“观察第”。祠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古祠西侧,有一道边门称为“墙里门”, 看上去毫不起眼,背后却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有一位胡氏女子18岁时便嫁与许家,两年后丈夫不幸病逝,而此时的她已有了身孕,便在家里专心抚养孩子,把孩子培养成进士,最后做了观察使。为了守节,这个女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家门。临终时,她只留下两句遗言:第一,不要建牌坊;第二,把家里后院墙拆了,让村民到这口古井取水喝。此井名为福泉井,水质甘甜,冬暖夏凉,水位久干不涸,村民饮用至今。徽州女人的坚忍性格刻在了这座古祠的一砖一瓦上。 z_fjmqa?  
      沿着一条悠长青石古道向南走至村口处是“大宅祠”。宋时,西夏入侵,宋战败。这时许村大宅门一富商许克复站出来,愿为朝廷分忧,资助军饷,后宋军胜,宋仁宗为嘉其义举,钦赐许克复为“大宅世家”。 -HQbvXAS  
jxkjPf?  
       这些古祠不仅是徽州古建筑的浓缩典范,也是歙县许氏家族的精神瑰宝。正是有了这些“忠孝节义”之举,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整个许氏家族,形成了诗书传家、尊师重教的家风。 s{yw1:  
      山西常平关帝祖祠:后人至今说仁勇 %}VH5s9\  
     3S7"P$q  
      车行运城环城高速,窗外油菜花染遍沃野。隐约之间,一尊塑像突然闯入视野,耸立山前,绝伦逸群。这就是全世界最高的关帝像,高达80米,关公左手拈须,右手提刀,甚是威严。 z77>W}d  
     }0Ns&6)xG  
    看见关帝像,常平也就到了。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南的常平村,是关公故里。村里有座关帝祖祠,人称“家庙”。 ,Q7;(&x~  
?V^7`3F  
      解州关帝庙文管所副所长傅文元介绍,这座庙宇原是关羽的故宅,关羽从出生到避祸出逃之前一直生活于此。他殁后,当地人及后裔为纪念关羽及他的祖辈三代便在此建造了一座祠堂,故是当今纪念关羽最早的祠堂,同时也是世界上关公文化最早的发源地和集散地,距今已1800余年。后来随着历代封建帝王对关羽逐级追封,世人对他更加崇拜和敬仰,庙堂也随之扩建,到了明清形成现今之规模。庙内现存建筑亦多为清代重修。 qz>R"pj0g  
      常平关帝祖祠南依中条山,北临盐湖,依山傍水,建筑布局“前朝后寝”,庙内的金代砖塔、圣祖殿、娘娘殿在世界所有关帝庙中绝无仅有,堪称“三绝”。步入山门,明朝正德年间建造的“关王故里”石牌坊映入眼帘,蟠龙雕柱,铜狮拱卫,清而不寒,简而不陋,距今已有460 余年。走进祖祠,有一座八角七层砖塔,是为祖宅塔。相传,塔下原是一口水井。关羽秉性刚烈,又好抱打不平。关羽斩杀当地恶霸吕熊及其帮凶后,遭官府通缉,并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姓关的人家为免遭毒手,纷纷背井离乡。这也就是关公故里在常平,常平却无关姓的原因。 GgG #]a!_f  
      关羽父母年迈出逃不便,情急之下双双投井自尽。后人为了祭奠关羽双亲,便在井上修建了砖塔。祖祠有一棵百年古桑,人们称之为“五世同堂”桑。据介绍,祖祠内供奉关家五代人,而桑树的根部就有五根碗口粗细的根茎裸露于地面,树干也分为五支,向上生长。 pcwYgq#5  
      清明前夕,在距离常平不远的西古村,关羽第六十九世孙关丰师备好了香表、水果、花馍等祭品,更不忘叮嘱锣鼓队提早操练热身。“每年清明,关氏后裔都要去安邑、常平、西古三个地方,分别祭祀始祖关龙逄、圣祖关羽、先祖关郎,祭祀祖先不是因为他是什么神人,主要是为了传承忠义仁勇的精神,传承‘读好书、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的家训。” uoI7' :Nv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聚族于斯被恩荣 +lqGf  
      走近福建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河谷盆地,只见四面环山叠翠,黄潭河蜿蜒而过,占地5600平方米的“客家第一祠”李氏大宗祠即坐落于此。 pOo016afmA  
q -8G  
       “李氏大宗祠始建于1836年,由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所建。”李氏大宗祠管委会主任李长增介绍,李火德来自陇西望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裔孙。到李火德的父亲李珠这一代时,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李珠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宁化石壁。后来李火德沿着宽阔的汀江来到上杭丰朗,开始了他的独立人生。“得聚族于斯,始分祭于坟茔,继合食于庙宇,即尊祖、敬宗、修族一举而三善矣。”祠谱上的这段记载,说的正是宗祠的三大主要功能。整个祠堂有104间客房、26间客厅、3栋大厅,分封各地宗支脉系房号,祭祖时提供给远地裔孙食宿。 *??lwvJp  
      步入李氏大宗祠,一座古典式庙堂映入眼帘。正中大门用灰青条石和石板砌成,形如牌坊,一块长方形石板上刻着“恩荣”二字,是清道光皇帝念火德公为人敦厚善良,家族兴旺,德善之行有口皆碑而特加恩赐的。大门口正中地面上还有一幅用小鹅卵石砌成的八卦图,任何人从八卦图起步,进入大门,必定是左脚先入门槛,令人称奇。除了正大门,祠堂还有四座孔门,三方两圆的大门一字排开,有疏通人流的功用,也寓意着广纳五洲子孙的含义。祠堂坐落在千亩平川的田园中间,与周边稻田一起,形同一张大网上的“蜘蛛”,故该祠堂被称为“蜘蛛结网”型,寓意着四通八达、联结天下。迈入正大门,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厅墙壁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相传是南宋宰相文天祥的遗墨,以此作为李氏家训,意在教育子孙后代,不管为官为民都要廉洁奉公、忠孝仁爱。中厅的屏风上,刻有明代上杭儒学教谕季远撰写的《李氏火德翁传》,这是一篇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正厅中央墙上安有神牌,神牌前安放了火德公石像,上空悬挂着“惇叙堂”三个大字。祠内11对大圆石柱柱柱有联。 C\GP}:[T3  
      “宗祠建筑和客家农舍为一炉,集土坯墙与青砖墙为一体。”李长增表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李氏大宗祠,既有鲜明的南方民居特色,又充分体现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艺术。 5P-t{<]tx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dd)QU  
      清明时节,祭祀先祖,缅怀故人,从古至今,岁岁年年,我们从未曾忘记过去、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宗祠仿佛家族的圣殿,记录着家族的荣耀与传统。那些做人的道理、持家的传统,那些崇尚“忠孝节义”的家风家训,在全国各地的古祠堂里,以一种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如同中华民族的血脉,生生不息…… X$ ZVY2  
      祠庙祭祖的形式,起于宋代。南宋朱熹以《家礼》立祠堂之制,此时的祠堂仍受到等级限制,不得僭越。到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准许庶民在冬至日祭祀始祖。民间祠堂的发展由此进入了繁荣期。 q_h (D/g  
      朱熹提倡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祠堂交织着族权与神权,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祠堂内按照辈分先后摆放祖先灵位。祭祖开会外,宗祠还开办私塾、义塾,教育宗族子弟、传承礼俗。 V&s|I oTR  
      祠堂门前设聚星池,一为风水,二为防火救灾。有些祠堂门前设有照壁,并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石,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 A,cXN1V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延续血亲纽带,起着维系家族、氏族、宗族稳定的作用,凝聚宗族内部的力量。各地祠堂里,能表现这种作用的实物很多,如族谱家谱、牌位塑像、世系图表等,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qGV_oa74  
      近距离接触这些村落,古巷、古祠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点滴,无不显示先人文化传承,触摸到仿佛已经消失的某些传统。祖先的种种迹印,在后世子孙不经意间甚至不知就里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中时隐时现。 V>`ANZ4  
y]fI7nu&  
gE#'Zv{7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5 条评分 金币 +5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19-11-2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正义的南山 金币 +1 2019-11-2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xucheng 金币 +1 2019-11-2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19-11-2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抱着地瓜看星星 金币 +1 2019-11-2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19-11-26 20:15:48)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387
金币
7396
威望
116
贡献值
4592
银元
4476
注册时间2016-01-04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1-26 22:04   , 来自:江苏省 电信
史氏宗祠呢 LD}~]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303
精华
1
金币
3602
威望
20
贡献值
610
银元
587
注册时间2012-04-26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1-27 00:0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还以为是溧阳的呢 `Zm6e!dH-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407
金币
18918
威望
31
贡献值
12768
银元
12737
注册时间2017-01-07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1-29 14:0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有名人,人数众多,宗族就兴旺。 MVsFi]-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