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流淌在文字里的良知和善意 ——读高云凤的散文集《足音》
  • 1361阅读
  • 2回复

流淌在文字里的良知和善意 ——读高云凤的散文集《足音》[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393
精华
2
金币
601
威望
91
贡献值
488
银元
427
注册时间2015-11-19
楼主   发表于: 2019-09-13 13:3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记得几年前,高云凤半是玩笑半是真,她对我说,她想出一本属于自己的散文集,到时让我为她写点文字。属于自己的散文集?我忽然间觉得这句话令人费解。仔细琢磨一遍,明白了这句话意味深深。在我阅读的视野里,许多散文虽然文字华丽,却浸淫着烟火和脂粉的雕琢之气。有的散文情感读起来饱满,却已经为好多人经历过的体验。有的散文哲理思辨很深刻,却是好多人曾经闪耀的思想火花……
       做文学编辑多年,每天硬着头皮阅读来稿,常常索然无味,偶尔发现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便生出欣喜和激动之情。认识高云凤是从阅读她的作品开始的。我在一叠陌生的来稿中读到她的《山花的世界》《占位》,这两篇小说溢着满满的文学味道,写得扎实和丰盈,透示出一股新鲜而温暖的气息。其时,我对编辑说,这个作者的散文功底不错。后来得知她在溧阳市后周中学教语文,顿时有了一种熟悉且亲切的感觉。一是因为我也曾做过多年的中学语文老师,二是因为儿时我常常跟在父亲后面,途经后周去竹箦桥姑姑家。走到后周街上,我故意赖在地上不走,父亲无奈,只得买块烧饼哄我,还到“老虎灶”前讨杯水让我喝。后周老街至今记忆犹新,或许,它是我文学之旅的一个无意识的起点。
        因为有约在先,在《足音》付梓之前,我认真阅读了其间的主要篇章。诚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能做的是,站好三尺讲台,安心授课,把我所学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闲时能拿起手上的笔,抒写人间情,歌颂真善美,让爱流淌笔端,温暖他人温暖社会。这段文字简朴温暖,是心声传达。她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担当,这种大爱之意渗透在血液中,渗透在意识里,潜意识的,无意识的,有意识的,正因为如此,她的散文的基调是显现文学良知与善意,美丽和力量,并以此写人叙述,拨动读者的心弦。
      把美感融进情绪,营造诗化的景象,是《足音》的主色彩和基调。高云凤深爱着她心中的老街。“街道像一幅横贯世纪的长卷,从南向北慢慢展开,上面留着或大或小的脚印,深深浅浅,时隐时现”的这一段描述远近结合,轻重互通,既能触摸街道的历史,让想象飞翔,又能感受脚下老街的真实存在。“长卷”为重,“脚印”为轻,其实脚印无痕,看不见,但作者却“无中生有。”无论脚印大小,深浅,都是一种意象的表现,尤其“时隐时现”,便把这种情景诗化了,由此,作家的情感嵌进文字里,留在街道上,铺进她内心深处。
       再如“站在村口极目眺望,那一望无垠平铺的翠,是麦田,是秧苗;那像火一样熊熊燃烧的黄,是菜花,是稻谷。那一簇簇耸起披散的绿,是土岗,是山丘;那掩在田间星星点点的白,是池塘,是水坝。家乡是一架琴弦,只要想听,就能奏出各种美好的曲子。家乡是一块画板,只要想看,就会画出各种色彩的图画。”这一节并列的句式,把家乡的色彩描绘得色彩斑斓,丰富多姿。此时,人在景中,景在人的眼里、心中,人与景融为一体了,景当画卷看,水作琴声听,她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感染了,于是情感在升华,呈现出满眼的爱意和美丽。“翠”“黄”“绿”“白”四种色彩的调换,四个层次渲染着乡村的诗意变化,少了世俗的匠气描绘。这里犹如一首诗,它浓缩了一段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精华。紧接着又以“琴弦”和“画板”两个贴切的比喻,似直抒胸臆,又似委婉迂迥,把对家乡的情感推向一个高点,使之更加鲜亮而强烈。
        站在过往和现在的结合点,把握叙述和描写的节奏,或简或繁,蘸着真情写心声,是《足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高云凤的散文用心,用情,可谓心灵之作,她常常借一件事,一个人而一纸渲染,以文抒情,以文言志,传达渴求且敬畏文学的良知和善意之愿望。她真实地呈现生活原貌,状态,恰当融入想象和思考,读她的散文能品味出她“向善向美向上”的情感惦念和艺术追求。
      《过往之音》章节中的“掸尘”“洗尘”“炒年货”“做米糕”“杀猪”等风俗化的描绘和记叙,把乡村过年景象写得生动有趣,细腻真实。不用怀疑,这一幅幅画面传输了淡淡的寂寞和感伤的情绪,因为这些习俗渐行渐远,甚至消失了。她一段一段的书写中,蕴含着对乡村传统习俗的爱意与忧愁,掩不住对百年乃至千年的民间习俗的自然喜欢。《亲情之音》写父亲,母亲等亲人,写得真实而具体,自然且亲切。“妈妈是高邮人,在村民眼里是个‘苏北佬’。她操一口的高邮话……”这样的记叙平实;不作任何粉饰,却蕴藏着作家对母亲深沉的爱意和隐隐的怜悯,也透示处她对世俗“以地取人”的不满情绪。她力图通过对亲人的记录让人触景生情,让人追根溯源,让人记住亲情,让人作精神追问和道德考量,唤起人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打捞失去的美好事物,打捞值得珍藏的“动人动情动心”的最美瞬间。
       生活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亲情的或远或近,或内或外,是《足音》兼容并蓄,视野开阔的特征之一。高云凤写亲情,血缘关系的亲人,同时也写大亲情。切入的视角常常灵活变换,一场一景,不落俗套,不入格式,写出了生活情趣和自然状态。她笔下的人物通情,懂情,惜情,读之,就是与她散文中人物的精神往来,精神对话。看她写这样的人物,能感受到一个散文作家的精神状态,顺着她笔触的走向,走进山,走进水,走进田野,直至心灵深处。不是吗?她写《绿藤下》的一个人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亲人,而是情感上的,道义上的亲人。“刚刚下了一场雨,空气湿漉漉的。木板铺设的路面,两旁的水泥架上牵牵连连攀援着绿藤,藤上倒挂着铃铛似的凌霄花,欲绽未绽的喇叭形小花……突然,道旁晃动着一个人影,她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举着镰刀,正倾着身子大把大把地钩凌霄花。我走近她,见她戴着口罩,只留一对眼睛。”这段文字是《绿藤下》开头的描写。由景写人,视野多点。因为下了雨,空气湿漉漉的,用词造句准确且溢着散文的韵味。接着写绿藤下的凌霄花,写绿藤下的人。“我不知她摘凌霄花何用,而且是雨后黄昏。我心里嘀咕,寻她,人已经走了。”设置了一个悬念,把散文的情节向前推进。读到这里,我想起了高云凤的小说,她的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而优秀的写人物的散文何尝不是如此?《绿藤下》之所以感人,写得有景有情,有人有故事,是因为高云凤的散文写作观“我行我素”,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程序。或许,在散文和小说之间,高云凤用文字用对文学的发现和感悟作一次独立的艺术行走。探索也好,试验也罢,历来文无定法,自然包括散文在类。
       我知道高云凤喜欢她的职业,也喜欢另一种“职业”写作。写作必读书。她知道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不读书的人难以写出好的作品。可以看出,她的散文知识面较宽,取材多种,这些与多读书不可分割。
       正因为多读书,勤读书,也缘于观察和思考,她写出了《读脚步》这样富有哲理思辨和力量的散文,写出了有独特发现的漫步祖国大地的游记, 写出了《黑蜘蛛和花蝴蝶之恋》《猫鱼之争》这类想象奇特的童话故事!
    《足音》,一部属于高云凤自己的散文集,值得点赞。她并非散文大家。她的散文格局乃至语言表现都有较宽阔的提升空间。我们不必责备求全。鲁迅先生说过,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著名作家铁凝也说:散文里没有规矩。什克罗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写道:“艺术的技巧就是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如何写出更好更美的散文,高云凤仍在继续努力。我相信,不管她以后散文的对象和形式如何变化,难度与长度如何把握,有一点她会坚守,那就是流淌在文字里的良知和善意……

2019年9月1日夜于南京
(注:葛安荣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post by :2019-09-13 13:31:25)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393
精华
2
金币
601
威望
91
贡献值
488
银元
427
注册时间2015-11-19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09-13 14:0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感谢葛老师为我散文集写序
z($h7TZ$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393
精华
2
金币
601
威望
91
贡献值
488
银元
427
注册时间2015-11-19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09-14 07:4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如果让时光倒流,我会抓紧时间学习、生活。 f;Uf=.#F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