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1631阅读
  • 10回复

[百姓生活]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21
金币
23867
威望
3460
贡献值
14032
银元
10572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4-01-28 14:0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过年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年例、押舟、祈福、逛庙会、游锣鼓、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年俗的主要活动

一、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民间称做“扫尘日”。

二、贴春联

贴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时桃符才改称“春联”。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

三、放鞭炮

放鞭炮采用真竹燃烧发出爆炸响声的“爆竹”,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而且宋盛于唐,到了宋代爆竹已流行于朝野了。在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载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南北朝梁时,宗懔在一文中,又有“正月初一(春节),……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的记载。"到了明、清时代,我国爆竹烟火已很盛行。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火,拜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序,万事如意。

四、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农历除夕晚餐。年夜饭来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礼。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等以求吉利。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五、收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

六、拜大年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年节文化传统,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一直以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当日的扫尘和祭灶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此后,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腊月二十七“洗福禄”、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而除夕之夜,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则将过年推向了高潮,门神、年画、压岁钱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并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也是好戏连台。正月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这就是拜岁。春节早晨,开门也有讲究,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同时,初一的上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了。正月初二则是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正月初二还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此外,还有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市,正月初六送穷鬼,正月十二搭灯棚,正月十三舞狮、逛庙会等等,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春节是最为盛大的全民狂欢节,衍生出一系列系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然而,因为不少传统文化传承不够,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春节变为“吃货节”,认为春节的精髓就是“吃”。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平常都能吃到美味,所以春节的年味也就变淡了。因此,要想找回浓浓的年味,就必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过一个“稀里糊涂”的年,只有对春节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认同,这个年才过得有意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0 条评分 金币 +20
(post by :2024-01-28 14:00:51)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435
金币
2716
威望
17
贡献值
1469
银元
1452
注册时间2018-02-27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5:04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年味就是,女人买买烧烧洗洗,男人就吃吃喝喝dudu xyzYY}PS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21
金币
23867
威望
3460
贡献值
14032
银元
10572
注册时间2018-11-17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5:0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P(xgIMc H  
春节的“年味”变淡,也许跟这6个令人心酸的真相有关。 do[w&`jw8  
x1`4hB  
"W^+NeLc  
1.越长大,越对感情无感 gT_tR_g  
小时候,我们对春节有着极大的兴趣,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重视感情,对身边的人有着极大的期望和善意。 ;UpdkY 1  
可是,当人逐渐长大之后,这样的感情也就变了。 u u$Jwn!S  
尤其是当人经历过生活的不易后,看透过人心人性的本质后,他们就会感觉,这所谓的亲情或者友情也不过如此。 9 ;Q gby  
这样的感情转变,会让人产生一种对人的抵触感。这种抵触感,终究会影响我们对于节日的态度。 <sTY<iVR  
要知道,节日就是由人的感情和群居行为所构成的。 7S/ \;DF  
倘若连人的感情都发生了转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根本没有“年味”可言。 yz7Fe  
7u`:e,'  
O $ARk+  
2.快节奏社会,人情变得淡漠 }vxRjO,  
如今的社会,就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 g ySl.cxt  
说起快节奏的社会,其实它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和一个明显的缺点。 @rP#ktz]  
优点,就是快节奏的社会能带给人一定的发展机遇,让人的物质得到极大的满足。 f = 'AI  
而缺点就是,就是快节奏的社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虚伪和欺骗,让人情关系变得冷漠下来。 Z'~/=a)7  
要知道,我们和亲朋好友在春节期间的相互往来,就是基于人情关系而言的。 V}h <,E9  
而当人情关系遭受到了破坏,那么我们内心就会出现一根刺,就会对节日无感。  5fq4[a  
如此,年味就会越来越淡。 ~K@p`CRbV  
H0\' ,X  
PO nF_FC  
3.生活条件变好,对过年没有了期待 bx%Ky0Z  
为何以往的年味特别浓,而当下的年味特别淡呢? MK.TBv  
在以往,人们要想穿到新衣服,或者说吃到猪肉或者其余的美食,就必须等到春节的到来。 FtW=Cc`hC_  
而如今呢?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现在的很多人,他们随时都能买新衣,吃到美食。  )mH(Hx  
那么,我们对于过年的期待感就在逐渐地减少。 'YB{W8bR  
曾有人调侃道:“现在的日子,就像每天都在过年一般。” >H5_,A}f  
其实,这并非是一种吹嘘,而是一种现实。 }SFmv},Ij  
在当下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就像以往过年一般。如此,我们对过年就没有了期待。 : #OaE,  
9 K>~9Za  
zeshM8=  
4.科技发达,能做到即时交流 5cj&D74o  
过年,在中国文化之中,就是象征了“团圆”。 /H*[~b   
留在家乡的父母希望能见到孩子一面,而远在外地漂泊的游子,也想和家人相见团聚。 l0r^LK$  
直到现在,这样的感情和希望都是相同的。 B{K_?ae!  
可唯一的不同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随时都能进行视频聊天,也能随时随地回家。 r ?<?0j  
科技发达了,带给人的,既是便捷,更是感情寄托的逐渐减少。 fQxlYD'peb  
想想看,以往一年才能见一面,现在在手机上每天都能见面。 Z|B`n SzH  
那么,新年团圆的气氛就会受到影响,年味也将变得淡漠下来。 L fvNO/:,  
,(B/R8ZF~  
m KJO?7tj  
5.网络化发展,有趣的事情在增多 QL\3|'a  
有人曾评论道:“网络化时代带给人的,就是虚拟世界的逐渐生活化。” ^|%N _ s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员。而网络世界,它带个人们的资讯和资源,那是比现实世界还要丰富的。 XMF#l]P  
在以往,人人过春节都是面对面,一同谈天说地来度过的。可如今呢?大多人都把时间花费在网络空间中。 CG ,H  
尤其是网络活动的愈发丰富,网络“集福”活动的有趣化,让人们都无视了现实中的年味,而更在乎手机中的活动了。 BPSi e0  
如此,网络化的发展,它带给人的,就是许多有趣的事儿。而另一方面,它也削弱了现实的年味。 +3 J5j+  
uHuL9Q^  
JMfv|>=  
6.习惯性的传统文化,让人变得“审美疲劳” oXQI"?^+  
古人有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Et'&}NjI  
为何我们总是会感慨物是人非?就是因为每一年都在发生着改变,让人产生经历沧海桑田的感觉。 \I 7&F82e  
可是,我们能发现,每一年的春节,仿佛都只是一个样。 <u  ImZC  
在除夕夜那一晚,全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看着每年都一个调的电视晚会。 _D{{C  
在新年的期间,除了吃年饭,就是去探望早已熟悉的亲戚。 z(#CO<C.t  
而还有其他什么活动呢?貌似已经没有了。 _xM}*_<VP  
如此,现实中的传统活动终究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以至于网络化的活动才会在某些方面替代现实活动。 Lh-+i  
那么,年味的逐渐变淡,这就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h ^Wm03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231
金币
9422
威望
41
贡献值
1655
银元
1611
注册时间2012-01-07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5:2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联通
计划生育的实行,让亲戚越来越少。没有走动。生活压力的增大,让很多人选择不生或少生。 L2%npps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884
精华
4
金币
27494
威望
295
贡献值
13226
银元
12991
注册时间2020-10-23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6:2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点赞 qhmA)AWG>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72
金币
813
威望
0
贡献值
281
银元
281
注册时间2023-10-16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6:38   , 来自: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这里年味最浓! -yMD9b  
([N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411
金币
11418
威望
80
贡献值
7623
银元
7543
注册时间2019-11-15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18:0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我今年过年除夕、大年初一白班,初二、初三夜班,变相不让请假,还谈什么“年味”。 %.s"l6 W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225
金币
403
威望
3
贡献值
230
银元
227
注册时间2020-01-27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8 20:0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移动
年味就是细佬家的压岁钱,老家的团圆饭 npcL<$<6X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关注Ta 发消息

天神 
发帖
2833
金币
4497
威望
14
贡献值
2867
银元
2853
注册时间2016-03-27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9 10:1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已经没有年味了 5xc-MkIRL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281
金币
11425
威望
26
贡献值
5092
银元
5067
注册时间2020-12-29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9 10:2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过年的有些习俗已经不再适合工业化的现代生活,这些习俗要么改良要么抛弃。如果硬要继承这些习俗只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 }#E~XlX^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438
金币
18976
威望
31
贡献值
12799
银元
12768
注册时间2017-01-07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01-29 11:5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上街进店没看到有什么年味,倒是文章里的年味很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过年成为一个必过的节目,成为一个负担,但是还是要过年,这是基因传承。再过若干代,年味更淡,但是,放假过年,不会改变。 MU~nv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