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是一句经典的民间谚语,说的是对建立西汉之朝建立不朽功勋的大将军韩信的一生经典概括。 2K?~)q&t*
其实这句经典谚语仅仅说对了前一句,后一句则有瑕疵,是以偏概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老马“谬叙”一番: Esh3cn4
“成也萧何”,概括得恰如其分。因为韩信先是跟着项羽混的,韩信不被项羽重用,并不是项羽不知道韩信“通兵法有韬略”,而是项羽根本瞧不起韩信这个人,因为项羽了解韩信以前无所事事,好喝懒做的劣性,并受过胯下之辱;另外,项羽出生楚囯贵族,世代战功卓著,他十分看重一个人的出生地位,而韩信是一介平民,根本入不了项羽的法眼;再则,项羽本身武功盖世,英勇善战,哪里容得下他人来指指点点?所以韩信在项羽麾下一直不得志,后来才另谋新主,跑到刘邦手下来“打工”,希望能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pMZKF =
可是,刘邦手下也是战将如云,而且都是一直追随着他的“袍泽”兄弟,可谓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韩信想在这邦“袍泽”面前出人头地谈何容易?然而,韩信幸运的是遇上了自己的伯乐,自己这匹千里马才有了驰骋疆场的机遇!大家所知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精彩动容地演绎了萧何在刘邦面前苦苦地、反复地举荐韩信当大将军的过程,而韩信也没有辜负萧何的“月下追韩”的诚意与信任,为西汉江山的建立作出了无人能望其项背的贡献! C%P)_)--V
“成也萧何”者,确是不虚也! CMI'y(GN
“败也萧何”则有“谬”矣!当然,韩信最后被吕后杀死,萧何从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萧何本人没有要杀死韩信的私念,导致韩信被害的最根本原因却是韩信本人! -=_bXco}
一是韩信心气太高,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向主子刘邦敲竹杠,要求封王,这让刘邦非常不爽,韩信虽然得到了想要的齐王,但是也为自己种下了不被主子信任的祸根!大家知道,汉初建立后,刘邦杀韩之心屡屡而起; P{2V@ <}
二是吕雉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位与儿子的太子位,处心积虑地笼络大臣,其中尤其看中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萧何、张良及其英布等已经入了“吕家圈”,唯有韩信还没有入圈,而吕雉便让其妹夫樊哙去当说客,去拉笼韩信入圈。有一天韩信烦闷时外出窜门窜到了樊哙门前,樊哙得报便跪拜着迎接韩信,并口称大王,其恭敬有加的表现让韩信很是“疑惑”。要知道韩信一直就很瞧不起樊哙这样的粗鲁之人,在离开樊宅后说了一句“生乃与哙等为伍”,意思是说,与樊哙为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韩信这句话,乍一听是韩信狂妄自大,看不起对他恭敬客气的樊哙。但实际上,他是看不起樊哙与吕后“同流合污”,并且还想笼络他去“入圈”做其违心的事!从韩信的结局来看,韩信自然是因为得罪了吕后; o|#
Mq"od
三是正值西汉开国功臣陈豨反叛,刘邦为了早日解除逆贼的威胁,故御驾亲征平叛。刘邦都亲自率兵出击了,另一边的韩信却装病不去,他还私下派人密报陈豨:“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按照韩信的计划,只要等到陈豨的消息,他便让家臣在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然后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韩信的计划被他的家臣给举报,那位家臣跑到刘邦的老婆吕后面前告密,揭发了韩信谋反的内幕。 PR rf$& u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当然还有一些次要因素,韩信高傲自负,目中无人,看不起与其平肩朝廷的其他将帅功臣,平时看人总是“仰视”,没有“平视”,更不用说“俯视”了!因此在朝中没有自己的真心兄弟朋友,显得“孤家寡人”一个! 8`Wj 1 ,q
综上所述,“败也萧何”并非真情,不如说是:“成者,萧何也;败者,信之己也!” V?"X0>]0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虽然老马有“新解”,但是从这句民间的谚语中,我们应该得到启示:为人为事应该谦恭有礼,尤其在“功高盖主”时更要有“惶恐”之心,处处低调,事事谨慎,方能“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