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聚焦溧阳]码头街的“起仓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
  • 14113阅读
  • 46回复

[聚焦溧阳]码头街的“起仓佬”——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1437
精华
38
金币
131149
威望
7737
贡献值
37543
银元
29389
注册时间2012-01-01

楼主   发表于: 2022-06-16 15:0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码头街的“起仓佬” gyj.M`+y  
                         ——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三 g@wF2=  
?%% 'GX  
    本历史追忆帖刚刚写到第三贴之际,有些网友微信我或打电话我,说:“一哥呀,你写写木匠、竹匠、泥水匠、铁匠等等不是蛮好的嘛,你现在写什么摇铃佬、看牛佬等等,我们听也没听到过......”。我回复说:“之所以你们没听说过,这才吊起了我的胃口。因为普普通通的民间匠人我都已经写过,而且这些民间普通匠人大家都知晓。如今我写的都是已经消失了的冷门行当和手艺”。而有些行当都谈不上手艺,许多都只能说是为了养家糊口,凭体力、凭本事混一口饭吃吃而已。这不,这篇“起仓佬”就是写的这个行当。 }IO<Dq=[  
    首先向各位看官说明的是,“起仓佬”这个名称是溧阳人提的,也是当年的码头街人提的,用官话来说,就是码头工人。为什么说是“起仓佬”,因为这些当年生活在溧阳城的中青年人,大部分都没有固定职业和手艺,整天和船仓打交道,他们在船仓中夹米包、铲石灰、抄煤炭、起稻子、扛大件等等,可以说当年的“起仓佬”是当年全溧阳最吃苦的、做得“血喷心”苦的不能再苦的行当。 dE19_KPm[j  
    自从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人签订《南京条约》后,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此后九江、汉口、南京、天津等沿海沿江城市陆续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轮船和国内轮船也纷纷来到各通商口岸。从民国22年开始,溧阳境内就开通了梅渚河、社渚河、上沛河、竹箦河、南渡河、运漕河、戴埠河、上兴河等等。因此,船来船往的码头街到夏桥的几十处码头,成为本地和外地商船的主要上货卸货之地,自然也成为这些“起仓佬”的生存之地。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这公路运输的发展和码头街的拆迁而逐渐消失。 "[2CV!_  
    当年煤船大多停在码头街南岸的木营里,因为木营里是溧阳煤炭公司的最大煤堆,这煤堆足有20多米高,那时溧阳的乡镇居民基本是靠这煤堆的燃煤维持生活。就如40年前78个国家的外交大使和夫人来溧阳品尝砂锅鱼头,都是用煤球炉煨出来的。那时一条煤船有几十吨、上百吨,在船仓干活的几个“起仓佬”一天就能干完。有时,这几个“起仓佬”为了几分钱一吨的起仓费,他们往往都不要命了,即使在船仓干得晕倒,伙伴们把他抬到码头,冲两桶码头街河水,他又醒了过来,继续抄煤。 0D/u`-  
    当年的粮船停靠地点都在码头街双桥处的国三米厂和南门桥过去一点的码头,因为这里是夏桥和南门粮站的所在地。当粮船到了,这些“起仓佬”往往使出了浑身的数解来卸货,这就是溧阳老城人至今难以忘怀的“夹米包”。这“夹米包”的确是个绝活,那时一袋米包重量是203斤,当输送带调整到屁股的高度,随着惯性,这203斤的米包必须由“起仓佬”准确无误拉到自己昂起的腰和屁股上,此刻“起仓佬”的眼睛、腰、屁股、手必须协同,不能有任何差错,慢慢移步走到堆放地点,非常准确地把这203斤重的粮袋堆放到固定位置。如今已经过去了50多年,当我采访这位当年的“起仓佬”时,他说:“那天我们家住码头街的四位小伙子,从天亮干到天黑,夹米包整整运了四条船计240吨粮食,每吨力资费是人民币一角零九厘二,共获26.208元,每人分得人民币6.552元,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当天晚上,6元钱归己,每人的五毛多钱放在小饭馆吃了‘拼伙’。”这位“起仓佬”非常遗憾地说:“当年我们四位小伙子扛的米包袋上的名称是‘中国大米’,是支援越南的,后来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中看到,当年我们用尽吃奶的力气把这每袋203斤的大米包送到越南,可越南人却把我们送过去白花花的大米包作为战壕里的掩体,这太伤我们的感情啦!” (|)`~z  
    也许当年的码头街人身体素质好,更也许2500年前伍子胥开凿的世界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河(码头街河)造就了无限生机。印象中码头街家家户户的孩子特别多,每家每户少则几个孩子,多则十多个孩子,其中的许多孩子当年都有“起仓”史,他们凡是能有收益的“起仓”活都干,如起稻子、起辣椒、起磷肥、起萝卜干、起豆饼、起西瓜、起黄豆等等,只要有钱就干。如今,当年这批“起仓佬”已经不多了,就是健在活在世上的也寥寥无几了,但让他们说到过去的“起仓”历史,他们都会显得比较亢奋,唏嘘不已。 ("Z;)s4q  
s0uI;WMg  
SF$7WG3Q  
&[:MTK?x!  
;Pf |\q  
sd9$4k"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4 条评分 金币 +14
1811506988 金币 +1 2022-08-0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浪漫刺客 金币 +1 2022-06-18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健身人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随像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小猫飞刀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kwy2012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star★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保哥哥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毛毛细雨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2-06-16 15:07:46)
 (1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593
金币
13334
威望
67
贡献值
6704
银元
6637
注册时间2015-09-02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5:2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起仑佬现在应该叫码头搬运工! 59mNb:<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98
金币
8294
威望
105
贡献值
4771
银元
4666
注册时间2016-10-13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7:3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这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年全国以粮为纲的时期,我们村上也建有国家粮库。每年仓库的稻收购后要调运到大城市,届时,挑粮上船的民工都是村上的年轻小伙子,记得六四年春,大队团支部组织我们去粮库挑稻,挑到的钱作团支部活动经费,我也去挑过一次。真正令我难忘的是1969年在部队一次紧急任务,全排要把十二条骏船运来的石子起到岸上。我班共分到二条船,4人一条船,必须在一小时内将二十吨石子起到岸上。我们两人分工装,两人负责抬,抬10次后交换!那时,我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干劲十足,不到一小时即完成任务。个个身上没一寸干处,一身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 u 9 1;GBY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394
金币
1761
威望
12
贡献值
1448
银元
1436
注册时间2017-10-15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7:5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Hhr/o~?;}#  
平陵一哥: %CfJ.;BDNE  
看了你写的"起仓佬"一文感到真实自然朴实。我曾在船上为甲班抄过煤,也为甲班搭过米包,也起过西瓜,其中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为增加一点收入我同卵子拖塘灰的伙伴同人一打架争抢起仓活,起西瓜趁人不备偷吃西瓜,抄一吨煤得角钱一天下来一人可得到一元肆角。活干完后满脸满身黑煤灰只有二只眼睛尚能动,赶到碼头街浴室洗澡,躺在浴椅上边喝茶边吃一角一盅的黄豆,忘却一身疲惫满心欢喜回家将剩余的钱交给父母维持生计,父母高兴的表情就是最高奖赏。有次起竹子我的一亇同学掉到河里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祸事。起仓生活既苦且累但也不是随便能有得做的,正规的有搬运公司(甲班行)也有街道搬运队,我和伙伴是杂牌军游击队,发现那里有活就抢上去做,有时同行必妒为抢活还要打架呢,好在大家都知道是为生活所逼,也不会死认活拉,有点活做做也就算了。起仓活我是过来人也是亲历者,随着电力、机械、板车等工具的普及使用起仓活逐有吊铲车代替,起仓佬也逐渐消亡。但历史上起仓佬的功绩不能被遗忘,你写的起仓佬一文既是历史上曾有的肯定,也是让后人了解过去的一种回忆。我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亲为者感谢你辛勤写出的这段历史。人民也会感谢你。 7]d396%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金币 +3
毕姥爷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443
金币
18988
威望
31
贡献值
12804
银元
12773
注册时间2017-01-07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8:00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一哥文弱书生,把苦力中的苦力——搬运工“起仓佬”的生活写得生动真实感人! [5:,+i  
想到二十多年前单位里的搬运工,从卡车上装卸货物,各种工业物资大小不一。搬运工都是城郊农民进城挣钱的,也有娘子军搬运。只记得有位姓潘的老搬运工,是城南人,瘦条条的没有一点肥肉,做了一辈子很有力气,做搬运工是为了养老钱吧?潘师傅从来不笑,有一次说的歇后语想起来就要笑,叫花子走夜路——扎止忙佬!你想,叫花子都走夜路的,白天有多忙喔?这就是农民式的幽默与智慧。二十多年过去了,潘师傅可还安好康健? UA!h[+Z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898
金币
3425
威望
9
贡献值
1947
银元
1938
注册时间2015-12-04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8:0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没写窑货行起缸,酒仓库起酒,这二个比起煤起粮危险。 Pqo _ +fL+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091
金币
20620
威望
640
贡献值
6874
银元
6234
注册时间2020-08-27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8:1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一哥,我刚刚下工,没有鸟事了,我没有老婆鸟也没事!吼一嗓子给您老听听!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可以采》 MfJk`-%~  
&"._% S58V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85
金币
164
威望
0
贡献值
91
银元
91
注册时间2018-11-28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8:3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搬运站在溧阳也算是个大单位,文革中成立了一个战反派组织叫“刻不容缓战斗队”其中负责人叫彭台生,城西下彭人,十分魁悟,据说已过辈了。调度员陈春培和我是邻居,经常在超市见到他,八十出头了,身体很是健康。 [])M2_   
赤城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232
金币
1485
威望
1
贡献值
1252
银元
1251
注册时间2018-12-15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19:3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4楼@毛毛细雨于2022-06-16 18:06发表的  : lBR6O!sBP  
没写窑货行起缸,酒仓库起酒,这二个比起煤起粮危险。 nOk X:5  
Q~,E K  
有道理,你可以联系一哥,论坛上有他的公开电话18961273316 L-Xd3RCD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091
金币
20620
威望
640
贡献值
6874
银元
6234
注册时间2020-08-27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20:1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一哥,反正我帖子没得写了,我再吼一首邓丽君的《美酒加敌敌畏》 A javV  
CtjjN=5 9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091
金币
20620
威望
640
贡献值
6874
银元
6234
注册时间2020-08-27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20:2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我舅舅的偶像就是邓丽君!我以前才关注邓丽君的歌曲 2t(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091
金币
20620
威望
640
贡献值
6874
银元
6234
注册时间2020-08-27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22:3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我来评论一个正经话题就寝了! +VU,U`W  
fE^rTUtn  
溧阳码头街我小时候去的时候是鹅软石路面,斜坡陡峭又滑!水面都是船,路对面就是溧阳第一家炒股证券公司! Ymn0?$,D1=  
O #0:6QX  
我爷爷奶奶溧阳航运公司退休,住分配的房子在农坊站,全部是二层楼房子!当时住底层,不想回忆了,鼻子都酸了!正经的事情太难受!!!我的童年溧阳没有几个人能比我丰富以及放荡而且不缺钱!!! !5{t1 oJ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0+0=0 金币 +1 2022-06-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天王 
发帖
3530
金币
4445
威望
44
贡献值
3552
银元
3501
注册时间2012-01-24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6 23:5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起仓的历史 Q+ uYr-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481
金币
1076
威望
24
贡献值
508
银元
484
注册时间2016-01-06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8:11   , 来自:江苏省 电信(天翼3G无线宽带)
引用
引用楼主0+0=0于2022-06-16 22:39发表的  :我来评论一个正经话题就寝了! E8)C_[QJ`  
FK+jfr [  
溧阳码头街我小时候去的时候是鹅软石路面,斜坡陡峭又滑!水面都是船,路对面就是溧阳第一家炒股证券公司! XhTp'2,]  
~>+}(%<,  
我爷爷奶奶溧阳航运公司退休,住分配的房子在农坊站,全部是二层楼房子!当时住底层,不想回忆了,鼻子都酸了!正经的事情太难受!!!我 .. (2022-06-16 22:39)  =f{r+'[;^  
~KrzJp=5F  
我爷爷也是航运站退休,奶奶是环卫局退休,我家以前也是住垄坊场的。还没开始说,就陷入满满的回忆中了。 J *^|ojX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0+0=0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毕姥爷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29
金币
676
威望
4
贡献值
547
银元
543
注册时间2020-11-04
1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8:2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3楼sjbd666于2022-06-16 17:53发表的  : w\8grEj  
dX,2cK[aG  
平陵一哥: nlw(U3@7  
看了你写的"起仓佬"一文感到真实自然朴实。我曾在船上为甲班抄过煤,也为甲班搭过米包,也起过西瓜,其中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为增加一点收入我同卵子拖塘灰的伙伴同人一打架争抢起仓活,起西瓜趁人不备偷吃西瓜,抄一吨煤得角钱一天下来一人可得到一元肆角。活干完后满脸满身黑煤灰只有二只眼睛尚能动,赶到碼头街浴室洗澡,躺在浴椅上边喝茶边吃一角一盅的黄豆,忘却一身疲惫满心欢喜回家将剩余的钱交给父母维持生计,父母高兴的表情就是最高奖赏。有次起竹子我的一亇同学掉到河里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祸事。起仓生活既苦且累但也不是随便能有得做的,正规的有搬运公司(甲班行)也有街道搬运队,我和伙伴是杂牌军游击队,发现那里有活就抢上去做,有时同行必妒为抢活还要打架呢,好在大家都知道是为生活所逼,也不会死认活拉,有点活做做也就算了。起仓活我是过来人也是亲历者,随着电力、机械、板车等工具的普及使用起仓活逐有吊铲车代替,起仓佬也逐渐消亡。但历史上起仓佬的功绩不能被遗忘,你写的起仓佬一文既是历史上曾有的肯定,也是让后人了解过去的一种回忆。我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亲为者感谢你辛勤写出的这段历史。人民也会感谢你。 $kvF]|<bu  
(X QgOR#  
TZ?va@2  
?L+@?f VN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23
金币
649
威望
1
贡献值
527
银元
526
注册时间2021-03-18
1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8:4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第一次听到溧阳“起仓佬”这一名称,第一次看到“起仓佬”如此艰劳,感谢一哥给我们带来了溧阳的历史和文化 ?dVF@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725
精华
13
金币
27599
威望
376
贡献值
7339
银元
7100
注册时间2011-12-10
1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8:4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小时候我就住在码头边上,天天看着汪德隆和酒厂的搬运从石阶码头上下卸货,竹签做的筹是计件工具。 1C6H\;  
工人一弯腰,扁担两头的三爪铁钩稳稳当当的一把勾住大坛子侧面的孔洞,然后挑着就走,大坛子晃悠悠的就是不会掉下来。古时候劳动人民想出来的法子。 oC#@9>+@+"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3725
精华
13
金币
27599
威望
376
贡献值
7339
银元
7100
注册时间2011-12-10
1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8:4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电信
到了90年代末,听有码头需要卸货的工厂老总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干搬运的活了。留在工厂的搬运工清一色都是60花甲左右的老人。到了忙季,甚至要从上兴、社渚等偏穷地区(当地人看了别气,当年那地方是溧阳真穷的地方)找老头搬运工来临时帮忙(其他富裕些的地方的人都不愿干这活了)。 -8X* (7  
      现在,搬运工早就被叉车等电动工具替代了 lwIU|T<4  
gm B?L0UV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091
金币
20620
威望
640
贡献值
6874
银元
6234
注册时间2020-08-27
1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09:33   ,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联通
引用
引用楼主开芯淼于2022-06-17 08:11发表的  :我爷爷也是航运站退休,奶奶是环卫局退休,我家以前也是住垄坊场的。还没开始说,就陷入满满的回忆中了。 (2022-06-17 08:11)  "@uKe8r|y  
3 VNYDY`>  
你好 x{y}pH"H  
\>,[5|GU  
很高兴认识你! u*LMpTn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0+0=0 金币 +1 2022-06-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632
金币
1000
威望
3
贡献值
639
银元
636
注册时间2020-06-20
1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13:1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我和狄某庭、王某威、杨某当年也起过仓(水泥、农药、萝卜干、石头)。 o3C7JG  
NL`}rj  
gt]k#(S  
                                                                  ——码头街一老住民 ZbBz@1O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432
金币
6391
威望
12
贡献值
1446
银元
1429
注册时间2012-01-07
2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22: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16楼涅盘的凤凰于2022-06-17 08:41发表的  : >gT QD\k:D  
小时候我就住在码头边上,天天看着汪德隆和酒厂的搬运从石阶码头上下卸货,竹签做的筹是计件工具。 F2^qf  
工人一弯腰,扁担两头的三爪铁钩稳稳当当的一把勾住大坛子侧面的孔洞,然后挑着就走,大坛子晃悠悠的就是不会掉下来。古时候劳动人民想出来的法子。 e~1$x`DH  
XS_Ib\-50  
你老记性真好 J|uSj/8  
 _(_U=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389
金币
550
威望
3
贡献值
401
银元
398
注册时间2022-01-22
2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23:09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2楼东园舍人于2022-06-16 17:36发表的  : h9s >LY  
这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年全国以粮为纲的时期,我们村上也建有国家粮库。每年仓库的稻收购后要调运到大城市,届时,挑粮上船的民工都是村上的年轻小伙子,记得六四年春,大队团支部组织我们去粮库挑稻,挑到的钱作团支部活动经费,我也去挑过一次。真正令我难忘的是1969年在部队一次紧急任务,全排要把十二条骏船运来的石子起到岸上。我班共分到二条船,4人一条船,必须在一小时内将二十吨石子起到岸上。我们两人分工装,两人负责抬,抬10次后交换!那时,我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干劲十足,不到一小时即完成任务。个个身上没一寸干处,一身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 '0RwO[A#1  
'LE"#2Hu  
=8{WZCW5  
0s#Kp49-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389
金币
550
威望
3
贡献值
401
银元
398
注册时间2022-01-22
2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23:1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2楼东园舍人于2022-06-16 17:36发表的  : ;E.]:Ia~  
这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年全国以粮为纲的时期,我们村上也建有国家粮库。每年仓库的稻收购后要调运到大城市,届时,挑粮上船的民工都是村上的年轻小伙子,记得六四年春,大队团支部组织我们去粮库挑稻,挑到的钱作团支部活动经费,我也去挑过一次。真正令我难忘的是1969年在部队一次紧急任务,全排要把十二条骏船运来的石子起到岸上。我班共分到二条船,4人一条船,必须在一小时内将二十吨石子起到岸上。我们两人分工装,两人负责抬,抬10次后交换!那时,我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干劲十足,不到一小时即完成任务。个个身上没一寸干处,一身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 91]|4k93  
cUR :a @  
q/b+V)V  
5 bI :xL}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389
金币
550
威望
3
贡献值
401
银元
398
注册时间2022-01-22
2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23:1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2楼东园舍人于2022-06-16 17:36发表的  : eZWN9#p2  
这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年全国以粮为纲的时期,我们村上也建有国家粮库。每年仓库的稻收购后要调运到大城市,届时,挑粮上船的民工都是村上的年轻小伙子,记得六四年春,大队团支部组织我们去粮库挑稻,挑到的钱作团支部活动经费,我也去挑过一次。真正令我难忘的是1969年在部队一次紧急任务,全排要把十二条骏船运来的石子起到岸上。我班共分到二条船,4人一条船,必须在一小时内将二十吨石子起到岸上。我们两人分工装,两人负责抬,抬10次后交换!那时,我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干劲十足,不到一小时即完成任务。个个身上没一寸干处,一身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 yn<H^c  
/%C6e )7BL  
_+g5;S5  
bq[j4xH0X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389
金币
550
威望
3
贡献值
401
银元
398
注册时间2022-01-22
2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6-17 23:12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什么原因? p8K4^H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