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聚焦溧阳]上黄民间书画家朱汝明书画展今天开幕
  • 4554阅读
  • 13回复

[聚焦溧阳]上黄民间书画家朱汝明书画展今天开幕[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1457
精华
38
金币
131269
威望
7741
贡献值
37567
银元
29409
注册时间2012-01-01

楼主   发表于: 2022-02-15 17:0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上黄夏林朱汝明是我在多年前发现的溧阳最基层的一位民间书画家,而且这位农民书画家不带一点点的华丽色彩,完全是一枚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生活在底层的书画家。  At3>  
    因为我也生活在最底层的民间,故多年来一直寻找最底层的民间高手。我在溧阳论坛的《高手在民间》专题连续帖进展一直很缓慢,近十年中仅仅只写到了第三十八位民间高手,而朱汝明是我在五年前拍摄民国年代农村的老房子时偶然发现的,故有了“溧阳高手在民间第十八集——朱汝明”,也就有了中国最底层的农民画家之一朱汝明。 I($0&Y\De  
    1951年出生的朱汝明的书画生涯应该是他孩提时代玩“乌金烂泥”开始的,一开始仿照大人的样子捏枪、捏泥娃娃,慢慢地他在美术老师的辅导下,爱上了画画,这样就一发而不可收拾。近30岁名气大了,被上黄煤矿招去从事工会宣传工作。1983年在常州钱小山、刘秋农等先生的指导下,书画有了突飞猛进,先后在全国退休干部、全国中老年书画赛中获金奖,还担任上黄中心小学书法老师,现为东方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中心书画师,画师吴道子艺术研究馆研究员等。 0go{gUI  
    今天是2022年元宵佳节,受上黄文化部门的邀请,我来到了上黄镇中心的“溧书房”,这是一座文化大厦,也是“上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所在地,朱汝明书画展就在这里主办。二楼的展览厅宽敞明亮,三间展示大厅的墙上挂满了朱汝明多年来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山水画、花鸟画、书法,更有上黄的风景和名胜。 I!Z=3 $,  
    现场,上黄各界来的人很多,各个展厅人头涌动,溧阳电视台的两位美女记者也在现场采访着朱汝明,连玩抖音的电影人朱为人也跑前跑后在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R6v~Sy&n!  
^T2o9f  
N`,ppj  
CC"}aV5  
9kZ[Z ,=>  
waT'|9{  
THEpW{.E  
' d' Dlg  
 0@ 7%  
}M7{~ov#s  
v P;  
A6eIf  
O*jTrZ(k  
+&bJhX  
rr~O6Db  
VC~1QPC9  
40h  
w=JO$7  
{8p<iY- %  
?V&# nA  
r9sq3z|%  
W 2yNwB+{  
=[5F~--Tf  
N(c`h  
@@uKOFA?  
)seeBm-`  
Wz{,N07Q#{  
^1`Mz<  
u]0{#wu;g  
]WFr5  
` ES-LLhVf  
~xPU#m<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1 条评分 金币 +11
健身人 金币 +1 2022-02-17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青蛙6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月梅古石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抱着地瓜看星星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杨令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纷纭少妇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惟嗳咿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2-02-15 17:08:08)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47
金币
1132
威望
1
贡献值
549
银元
548
注册时间2017-04-04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17:43   , 来自:江苏省 电信(天翼3G无线宽带)
我丫头的书法老师,很好的老师 vd{ban9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惟嗳咿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精灵 
发帖
598
金币
713
威望
0
贡献值
599
银元
599
注册时间2015-11-20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17:47   , 来自:江苏省 电信
朱老师上黄出名的 zy'e|92aO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9646
金币
12450
威望
109
贡献值
9809
银元
9700
注册时间2015-11-29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18:40   , 来自:中国 移动
大家风范 n?(s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879
金币
2111
威望
7
贡献值
1915
银元
1908
注册时间2013-04-17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20:2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我认识的 MKh}2B#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骑士 
发帖
170
金币
327
威望
4
贡献值
178
银元
174
注册时间2021-03-30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20:33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任老师,《溧阳“鲢胖头”的前世今生》的续集呢?我们翘首以待。 L*6>S_l[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98
金币
8294
威望
105
贡献值
4771
银元
4666
注册时间2016-10-13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21:12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本来今天应邀去上黄参观朱汝明先生书画展的,由于有事没去成。朱汝明是我单位的老同事老朋友了,祝贺他的书画展圆满成功! 6u,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918
精华
4
金币
27581
威望
297
贡献值
13262
银元
13025
注册时间2020-10-23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21: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平陵一哥也是有才有艺之人,赞了! E#,n.U>#)  
朱汝平先生热心担任“水母山村老年协会”秘书长,积极做公益。 D4ud|$s1  
他多才多艺,书、画很棒,在全国的书画展中多次获奖,而且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宣传家乡上黄,还会做石匠(石刻)。 si|b>R&Z  
近年更是连续四年为上黄小学的学生辅导书画,并获多个大奖。 cz$ q~)I$  
真为他感到骄傲! Sv03="&  
也谢谢(平陵一哥)分享给大家图文并茂的好文章! 0& ?/TSC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1457
精华
38
金币
131269
威望
7741
贡献值
37567
银元
29409
注册时间2012-01-01

8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5 22:4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d=4C{g%o  
6"U)d7^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32
金币
23921
威望
3462
贡献值
14045
银元
10583
注册时间2018-11-17
9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6 08:06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一看到这个可谓乡间展览,使我感慨良多,在溧阳乡间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书画家,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书画同源】之说。为什么说“书画同源”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画画。 D[m;rcl  
  南齐的谢赫曾经说过画画的“六法论”:“画有六法:……六法何者?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六法”为:”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U(DK~#}  
  我们学习书法时经常说练习骨法,这里说到的“骨法”与谢赫“六法论”中的提到的“骨法用笔”相似。顾恺之画论中也提到过骨法用笔。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非常推崇书法中的骨力,她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之所以说“书画同源”,其原因应该是笔法是相似的。关于此特点,古人多有论述。 V<AT"vU[  
  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记载:“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相通,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 5Ya TE<G  
  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中的论述,也相当精彩:“一种使笔,不可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反为墨用。笔与墨,人之浅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又焉得成绝妙也哉!此亦非难,近取诸书法,正与此类也……故世之人多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这里讲到的画画须知笔墨如何控制,此可学书法用笔之腕部动作,以使线条书写流畅。 OWFLw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o&1ewE(O]  
  我国古代有许多书画家,都承认“书画同源”之说。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是谁?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他在一幅流传至直的名画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应以“写”代“描”,以书法的笔法画画。 V2cLwQ'0  
  中国的书画不同于西洋各国。而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于写中国字和画中国画,在用笔的方法上,简直如出一辙。中国人写字与绘画的“文房四宝”完全一样,文人又常在舞文弄墨之余作画,自然把书法的用笔带入画中。这就使中国画具有了一个突出的特点:画上题诗或题字,使诗、书、画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L,| 60*  
  自从书画相会,中国画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得更加抽象、深沉,其主要代表就是文人画。笔墨的力度美、韵律美、拙重美,以及它的无限的造型能力和宽阔的韵域,自古就为文人所喜爱。很难想象不用笔墨或不讲笔墨的中国画。笔墨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就是“书画同源”的中国文人画。 ^SB?NRk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书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z%;b-PpS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rG1l:Z)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 *,~d!Fc  
【一】、书画同源于【时】 S1&mY'c  
  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便不可避免的产生对事物记载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复杂化,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作为最古老的文字种类,甲骨文无疑是从最原始的图画发展成的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记事符号,所以在商周时代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保存有大量图画文字的存在了。而这些字除了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更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因素存在,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而作为文字先祖的图画自是毫无疑问的成为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了。由此观之,图画与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具,自是拥有相同的起源;而分别以图画和文字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必也应有相同的起源了。 ppjd.  
  【二】、书画同源于【形】 jpZ, $  
  对书画同源的“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sCf2TD,_  
  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此可谓关于书画表现形式同源的最早论述了。而书画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更在宋元以后兴盛而起的文人画中被得以充分发掘。 \5 IB/ *  
  文人画由来久矣,汉时张衡等人虽未有画传世,但其“以画名”固已载诸史籍;至六朝庄老学说盛行,当时的文人皆以画寄托其超脱性情、发挥其自由之情致,如宗炳、王微等以山水寄情,文人画即已初现其形;臻至唐代王维等辈时,诗画互融,文人画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及至两宋,由于其重文轻武政策的施行,上位者对书法绘画艺术的推崇、喜爱,使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轻视技法锻炼,重视意趣、笔墨的文人画更于这一时期兴盛而起,臻近成熟;后经历元明清各代,亦有所发展。 1HG~}E  
  文人画重视对笔墨的追求,旨在于突出绘画中用笔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这又与书法艺术重视用笔不谋而合,或者应该说其绘画用笔正来自书法用笔的灵感。明代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一书中以画竹为例对此进行了论述,“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无疑是对以书法之笔墨入画的一个精辟的概括。此外,尚有以八分法或鲁公撒笔法画竹叶,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画木石的说法,南唐后主李煜更曾用金错书法画竹,至于郭熙、唐棣画的树、文同画的竹、温日观画的葡萄,均由草书中得来更是说明绘画与书法艺术于表现形式,尤其是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 v!T%xUb0  
  【三】、书画同源于【神】 V& <vRIsN  
  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 R z 1&(_Ps  
  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其追求重点并不在形、在貌,而在神韵之上,苏东坡就曾诗云:“论画贵形似,见与儿童邻。”故而绘画艺术中最具东方含蕴表现特色的写意画,无论写意山水也好,还是写意花鸟也罢,就是以贵在得其神髓而为世人所推崇;若画不能现其神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以,不能称之为画了。而书法艺术在创作时也往往要借物象以创意,并最终以文字本身抽象的形——笔划、间架、章法来表达意境,必须“得意而忘象”方可谓佳作。举例而言,画家观嘉陵江,则见其波涌涛起,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一画一书虽表现手法不同,其意皆却在表现嘉陵江之壮美,也即二者追求的物之神髓相同。又如画家观公孙大娘一舞剑器,画其神貌,表其气势;张旭观其风韵,神入霜毫,虽不为意象,但同样可现剑舞之时的天地低昂。 D\]gIXg  
  莽莽天宇、恢恢地轮,一切有形有影、有声有色的万象,都是书法家匠心的依据,当然也是画家创造的源泉。天上的云走霞飞、地上的山耸泉注;植物的抽丝吐绿、动物的奔突潜藏;朝辉夕阴、风雨雪霰,都是顺乎宇宙大智慧,都含有着和谐的本性,书、画家观察之、体味之、神会之,形诸笔墨,画家乃有笔底幻化万象,书家乃有毫颖竞走龙蛇,所共同追求者——万物之神韵尔。由此可言,书法与绘画艺术不过以其不同的形式,追求事物共同的意趣、神髓之源——天地不言的大美所在,也即二者具有相同的神髓、意趣之源。 2J =K\ L  
  【四】、书画同源于【质】 LFob1HH*8  
  书与画,同质而异体也。画家观嘉陵江,则见其波涌涛起,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天地低昂;张旭观其风韵,神入霜毫。 9D++SU2 :}  
  莽莽天宇、恢恢地轮,一切有形有影、有声有色的万象,都是书法家匠心的依据、创造的源泉,当然也是画家创造的源泉。大自然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天上的云走霞飞、地上的山耸泉注;植物的抽丝吐绿、动物的奔突潜藏;朝辉夕阴、风雨雪霰,都是顺乎宇宙大智慧,都含有着和谐的本性。而和谐正是天地大美的内核。 ) f9f_^;  
  书、画家观察之、体味之、神会之,形诸笔墨,画家乃有笔底幻化万象,书家乃有毫颖竞走龙蛇。书画同源,依我看,不是甲骨记事,不是文字象形,这“源”是指本源,指艺术创造中最本质的源——自然,它是天地不言的大美所在。 >6Y\CixN  
  【五】、书画同源于【心】 /=A?O \B7  
  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字、图画都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了,而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而书法与绘画艺术更是因为其作者的感情投入具有了更高一层次的艺术价值,他们不再是死的作品,而成为其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为了有“心”之物。 ('pNAn!]  
  清代郑板桥画竹,除了尽现竹清冷含蕴的神髓之美,也赋予其笔下的竹以一颗心,将自己的品性与竹子重叠在了一起;其写字,也是同样将人生之感悟融入其中,所以“难得糊涂”才成为其书法的名篇。 6wx;grt'Z  
  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观朱老的书画展,深有体会,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朱老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书画同源,源自人心。 *|ez|*-  
  当今社会,能书且画的专业人士也已不多见了,更何况是民间业余?更是难上加难,没有超越常人的毅力、对书画艺术的强烈兴趣、爱好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可以说朱老画是溧阳文人画的代表,朱老书是溧阳民间书家的代表,可敬,可贺,可赞。 ";yCo0*  
Io*`hA]  
Vm6G5QwM  
H#x=eDU|k  
\Q<c Y<  
I.TdYSB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金币 +2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老电影人 金币 +1 2022-0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918
精华
4
金币
27581
威望
297
贡献值
13262
银元
13025
注册时间2020-10-23
10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6 09:24   , 来自:江苏省 电信(天翼3G无线宽带)
好文章!赞! S\K;h/;V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457
金币
19019
威望
31
贡献值
12819
银元
12788
注册时间2017-01-07
11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6 20:0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上黄人杰地灵,朱先生艺术成就汇总,也应该是一位乡贤。 6/Y3#d  

关注Ta 发消息

贵宾 
发帖
31457
精华
38
金币
131269
威望
7741
贡献值
37567
银元
29409
注册时间2012-01-01

12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17 12:5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引用
引用第5楼吳泰興號于2022-02-15 20:33发表的  : pY@$N&+W  
任老师,《溧阳“鲢胖头”的前世今生》的续集呢?我们翘首以待。 *Rm"3S  
8i$quHd&x  
谢谢你老的关注,待统一调整完毕后酌情再发吧。再次感谢你 i/UDda"E  
,',  S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434
金币
6393
威望
12
贡献值
1448
银元
1431
注册时间2012-01-07
13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2-02-23 09:3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移动
农村书画家搞展览 WWEZTFL:j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