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2924阅读
  • 7回复

[众观天下]崔颢《黄鹤楼》诗赏析[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46
金币
24028
威望
3466
贡献值
14066
银元
10600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2 22:0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attachment=2759439]
黄鹤楼
GA+#'R  
*1`q x+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M>g% wg7Ah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i8|0z I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 %s* F~E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ZXH{9hx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u#Y#,:{  
[attachment=2759441] n>k1 D  
g ?OC-zw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O~DdMW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3B5}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sX[k}=HCK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attachment=2759444]
L)yc_ d5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ki^XB86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Cr>YpWm  
  《黄鹤楼》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即使“诗仙”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绝妙、绝妙!”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SodYb  
 ow2tfylV  
;%B:1Z  
y)uxj-G  
' 9XSz?  
D7|qFx;]g  
GMOnp$@H^s  
=";G&)H-  
2`P=ekF]  
mZ0'-ax   
Q nmv?YXS  
 `RHhc{  
ESi'3mbeC  
/Xf_b.ZM&  
B x-"<^<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6 条评分 金币 +16
dxy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ak9920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乔爱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小春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陈庆芳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风雨交加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唏嘘卜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xucheng 金币 +1 2020-12-23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0-12-22 22:08:38)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603
金币
8300
威望
105
贡献值
4776
银元
4671
注册时间2016-10-13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3 08:53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吕先生所发帖子已拜读,这些资料有收藏价值,我不懂书法,对你的书法作品不敢妄论! L=9 ^Y/8Q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319
金币
2109
威望
39
贡献值
1387
银元
1348
注册时间2016-12-19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3 09:51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城中网吧
诗仙: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g{Hs1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525
金币
19105
威望
31
贡献值
12889
银元
12858
注册时间2017-01-07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3 11:05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溧阳)电信ADSL
楼主的书法有几套刷子的。 1w}D fI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1558
金币
1590
威望
412
贡献值
2375
银元
1963
注册时间2012-01-05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3 15:24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ADSL
好字好诗! O{Y*a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28
精华
8
金币
11368
威望
174
贡献值
7024
银元
6957
注册时间2012-01-08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4 12:46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一上高楼,缅当年江汉风流,多少千秋人物;双持使节,喜此日荆衡形势,纵横万里金汤。”乾隆元年,史贻直任湖广总督,为重修黄鹤楼东奔西走、募集资金。修缮完工后,史贻直写下这幅对联,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感慨! (97&mhs3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300
金币
10317
威望
58
贡献值
3299
银元
3217
注册时间2012-01-02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24 12:4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楼主好雅心 Nt~G  {m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6828
精华
8
金币
11368
威望
174
贡献值
7024
银元
6957
注册时间2012-01-08
7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12-31 22:01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崔颢不是一流的唐朝诗人,却写出令李白不敢小觑的作品。可见,历代艺术家的造诣,除了要有功底,还有能出精品。而出精品,却又不是顶尖艺术家的专利。 Erm]uI9`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金币 +1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