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只看楼主 | 倒序阅读 | 使用道具 | 浏览器收藏 | 打印 [众观天下]“姓氏”最初含义是什么?中国五大姓的崛起!
  • 2371阅读
  • 4回复

[众观天下]“姓氏”最初含义是什么?中国五大姓的崛起![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543
金币
24016
威望
3465
贡献值
14061
银元
10596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05-04 12:5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诸如王、李、张、刘、陈等,这是中国人定义和认识自我的一个标符。然而,“姓氏”最初有什么含义,又经过怎样的流变,才演成今日的样子,许多人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姓和氏的含义
fC}uIci  
   了解姓氏,须从文字学入手。“姓”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女子的形状,右边是草木发芽的形状,意谓女人含育出的后代。几经变化,演成今日的样子。左边一个“女”字,右边一个“生”,内在含义不变。 {XC[Ia6jtL  
   姓的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根据母系血统来分类聚居、寻源溯祖。因此,上古时代最早的一些姓,都带有“女”字旁,具有很明显的母系氏族特征,如嬴、姬、姜、妘、姞、姚、姒、妫等。
   随着人口繁殖,同一姓族越来越庞大。为了区分彼此,又衍生出“氏”的分支来。“氏”在甲骨文里,上部是“水”的形体,下部是古文“十”的形体,意谓一视到底,支系分明。上古帝王将“姓”和“氏”赐给有功劳的官员,以及自己的后嗣,作为特殊身份与地位的标志。如帝舜赐契为子姓,赐弃为姬姓。黄帝的后代,分有十二姓氏;祝融的后代,分有八大姓氏。
A&jR-%JG  
   在上古社会,“姓”是女性祖先的上溯,“氏”是男系儿孙的承接。这是因为,女人生女人,可以明确得知母亲、祖母、祖祖母的血缘承接。而男人只能向下追索,只能得知谁是自己的儿子、孙子。这就是“姓”与“氏”的本质差别。当然,这样的判别方式,只适用当时社会,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姓和氏的定型
%Yg|QBm|  
   中国姓氏历经周朝八百年的重大变化发展,逐渐定型下来。秦汉以后的姓氏,与现代相差无几了。为什么中国姓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后在周朝定型下来呢?因为周朝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关卡,迈入周朝之后,中国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岂但是姓氏,周朝确立的种种文化制度,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根基,后代能更改掉的很少。 _Wp.s]D [  
   姓氏在周朝的变化,有两大点:一是氏的大规模创生;二是以氏为姓,姓氏合一。
   氏的创生,有一定的规则,但也不能将所有情况概括尽。
2PNe~9)*#  
   有的以祖先的谥号为氏,祖先谥为文,立氏为文。祖先谥号为武,立氏为武。祖先谥号为成,立氏为成。 {g4w[F!77  
   有的以国号为氏,在齐国,立氏为齐。在秦国,立氏为秦。在吴国,立氏为吴。 y\:Ma7V  
   有的以爵位为氏,祖先王爵,立氏为王。祖先侯爵,立氏为侯。祖先公爵,立氏公孙。 ^FTS'/Q  
   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徒氏、司马氏、中行氏。 pz{ ]O_px  
   有的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世代以巫卜为业。如匠氏、陶氏,世代以陶匠为业。 k|jr+hmn":  
   有的以居所方位为氏族,如东门氏、西门氏、南宫氏、东郭氏。更匪夷所思的是,刘邦建立汉朝后,将齐国田姓迁徙关中,以所居园陵排列顺序命氏,分别为第一氏、第二氏、第三氏直至第八氏。于是人们在史书上,看到有姓第五的名人。 J9J/3O Q=  
   总而言之,各种别姓立氏的行为,不一而足,难以述尽。
   氏族原来是姓族的分支,立氏数代之后,血脉繁殖鼎盛,同姓之间渐次疏远。大家称谓习惯,慢慢便以氏为姓,姓氏合一。驱使姓氏合一的另一文化背景是,周朝礼制强制规定同姓不婚。若遵循此一规定,周朝建立五百年后,陕西的姬姓后代,尚不能与河北、山东的姬姓后代联姻。
XrXW6s ;Z  
   实际上经过五百年后,双方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疏远了。再讲究同姓不婚,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礼制不可更改,人们便以氏为姓,相互区别,规避教条规定的不便。
   旧式大姓的衰微
#7YJ87<E  
   人们又发现,以东周为分水岭,一些上古时代的大姓,在此后逐渐衰微。而后来时代的一些大姓,开始萌芽出来。 gTLBR  
   姬、嬴、姜、芈姓,都是上古大姓。秦汉以后,此类姓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成为最不起眼的姓。因何如此? o>]z~^c  
   原来这些姓都是王侯大姓,在千百年剧烈变化中,分化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氏族来。他们的血脉,多数以其他氏族的名称传承下去。而到了周朝末年,还继续使用姬、嬴、芈等姓的直系传人,享受千年富贵荣华,气数将近。秦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传统封建制被消灭,他们拥有的一切都被剥夺走,终不可复原。后世又无英才崛起,最后使得这些上古大姓,沦为小姓。
   新式大姓的崛起
u{sb ^cmy  
   现代中国五大姓氏,分别为王、李、张、刘、陈。这五大姓氏,有的传承脉络很明晰,有的却面目模糊,难以厘清。有些后人虚构杜撰,几乎以假乱真。 8RVRfy,w  
   传承脉络最为清晰的,当属陈氏。陈氏为帝舜后代,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陈胡公于陈国。帝舜后代,作为陈姓正宗,传承下来,绵延不绝,目前为中华第五大姓。 #B!M,TWf9s  
   其次是王姓。王姓主要是周王后代立氏为姓而成。史有明文,周灵王太子姬乔,修道成仙,号称王子乔仙。其后代改称王氏。除了王子乔外,还有其他周王后代改称王氏。不过,今日的王氏,可能多数不是姬姓后代。战国诸侯称王,他们的后代也有不少改了王姓。早在战国时期,王姓的来源便非常混杂了。也因如此,王姓成为了中华第一大姓。
   再次是刘姓。《左传》记载夏朝有个刘累,善于御龙,是帝尧的后代,是刘姓的得姓始祖。然而之后千余年,并没有刘姓出名的人物。考虑到这点,刘累极有可能只是人名,而不是姓名。
h >Z`&  
   刘姓比较可信的来源,是春秋时期周顷王封小儿子于刘邑,其谥号称刘康公,据说后代以国为氏。但一直到秦朝,才出现刘邦这个大名人。刘邦创立汉朝,使得刘姓从默默无闻的小姓,摇身变为统治天下的皇姓,刘邦为刘姓的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经过两千多年发展,刘姓已成为中华第四大姓。
   第四是李姓。在战国之前,并没有李姓著名人物活动于世。传说李利贞为李姓得姓始祖,老子是其十一世孙,缺乏事实根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但司马迁又不确定李耳、老莱子和史儋,谁是真正的老子。所以,以老子作为李氏始祖,证据也不够牢靠。到了战国之世,方有大名鼎鼎的李悝、李牧、李冰、李信、李斯等活动于世。但作为中华 第二大姓,李姓主要由哪个古姓氏衍出,始终是个谜。
LXth-j=]  
   第五是张姓。传说得姓始祖为张挥,为黄帝之孙,以制作弓箭出名,也是毫无依据的虚誉。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张姓名人,是《诗经·六月》记载的周宣王时代的“张仲孝友”。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出现一个谋臣,叫张孟谈。春秋之后,名人滋多,如张仪、张良、张耳、张苍等。目前张姓为中华第三大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声名显赫、流芳百世的祖先,但溯根认祖,须实事求是。先秦典籍不见记载,后世却增加了的资料,无疑属于虚构。认同这点,并不是否认上古姓氏与现代姓氏的传承关系,而只是承认其间的世系源流,被遗失掉而已。
YKOj  
SUvrOl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8 条评分 金币 +8
抱着地瓜看星星 金币 +1 2020-05-05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好酒不见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小猫飞刀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zhoubz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马总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杨青松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sanshou 金币 +1 2020-05-04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0-05-04 12:51:37)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7128
金币
36233
威望
498
贡献值
18068
银元
17570
注册时间2016-10-29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5-04 13:51   , 来自:中国 移动
太长没看,国际惯例 5K)_w:U X  
1MT,A_L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156
金币
16033
威望
265
贡献值
8674
银元
8409
注册时间2014-05-20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5-04 15:0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学习了,长知识。 *c&|2EsZ  

关注Ta 发消息

发帖
2539
金币
6593
威望
113
贡献值
2700
银元
2587
注册时间2019-10-0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5-04 15:3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姓氏独一房! Bx#=$ka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505
金币
19084
威望
31
贡献值
12868
银元
12837
注册时间2017-01-07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5-05 01:37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文理清楚,长知识了。姓氏脉络清楚的不止是这几家,《百家姓》上前面的大姓都能追到源头。 P=\{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