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传扬已久,读来颇令人唏嘘。
话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之谜被誉为明朝第一悬案,这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话分两头,先翻查史书,看是否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明史·恭闵帝本纪》:“(建文四年六月)甲子,遣使赍蜡书四出,促勤王兵。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朱棣叛军攻城,守将李景隆开城投降,朱允炆皇帝被烧死在宫中。这显然是搪塞之词,细究来却是漏洞百出,这也就可以理解明成祖为何劳师动众的派遣心腹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了,因为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建文帝下落之谜使得明成祖如鲠在喉,更何况有一个摆在面前的物证——南京城地下隧道,这个所谓的密道其实也就是现在人说的城市排水涵洞。这个在1991年建邺路拓宽时,偶然发现并对历史予以证实的实证,而在1998年在中山门外燕雀湖边一段坍塌的城墙处,发现了一条地下隧道延伸至城外,这都印证了朱允炆当时逃跑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朱允炆当时逃往哪里了呢?答案从《鹿鼎记》中一直反清复明的云南沐王府和荣获得明太祖赐予免死金牌的开国功臣俞廷玉的家谱记载中相互得到印证:在朱棣攻入南京后,由俞家侍卫建文帝出走云南,最后托庇于沐英后人照顾。
话说至此,不得不提一下马上要说到的这个神奇的地方——溧阳,自秦推行“郡县制”起,就有了溧阳县。这里钟灵毓秀,三省交界,林密山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相距南京也不过百十里路,当然是绝佳的逃跑必经之处。与皇上体型相近的心腹太监穿上龙袍窜进火海,护驾将军杀出一条血路,忠臣伺候,一路连滚带爬来到鸡鸣三省的横涧。众人看到阻挡在面前的巍峨的吴越弟一峰,不由叫苦连天,皇帝见了却是喜出望外,连连赞道:"这个吴越弟一峰果然是山上竹密似海啊,朕只要转进这浩瀚的竹海,任你千里良驹也是泥牛入海啦。众位爱卿,尔等且留在此吧,带着你们也没个奔头,反而会成为累赘。”历来养尊处优惯了的士大夫哪里吃得了逃难奔波之苦哦,于是纷纷含泪拜别皇上,直到身影淹没在密林。
“既然皇上开了金口,我等必须要在此扎根繁衍了,因为我等同朝为官,就唤作同官村吧”,这是大家集思广益后的智慧结晶。“为了避免麻烦,大家全部改姓朱姓”,因为这句话,直到满清入关前,同官村的老老少少都姓朱,这也是为何本族朱姓可以联姻的原因所在。说来也怪,同官村的孩子念书,都比邻村的孩子要聪明得多,同官人会自豪的说:“基因好,没办法!”